第二屆廈門大學“一帶一路”發展論壇28日開幕(央廣網記者 陳庚 攝)
央廣網廈門4月29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李靜)第二屆廈門大學“一帶一路”發展論壇28日在廈大科藝中心開幕,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著名學者、國際組織負責人200余人齊聚一堂,圍繞如何更好地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展開交流研討、建言獻策。
本屆論壇主題是“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促進全球共同繁榮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方案”。除了主題報告外,論壇分設營商環境、知識產權、教育“走出去”、東南亞區域和非洲區域五個分論壇。
國務院參事、國家漢語推廣辦公室原主任許琳在主題演講時表示,截至目前,我國共在94個“一帶一路”參與國設立了244所孔子學院,242個孔子課堂,有效促進了沿線國家的民心相通。不過,與基礎設施和經貿項目的投入相比,我們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明顯偏低,希望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加強孔子學院多語種師資和教材建設,加強與各國智庫的交流,讓“一帶一路”的民心相通走深走實。
廈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朱崇實認為,“一帶一路”建設急需各類人才參與,而沿線各國多數是發展中國家,人才匱乏,在這方面中國教育“走出去”可扮演重要角色。2016年,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正式招生辦學,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擁有獨立校園的海外分校,將為“一帶一路”的建設和發展培養更多有用人才。
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學者胡逸山也建議,在教育科研方面,中外雙方應開拓更多渠道相互交流。同時,中國與東盟可以在已有的自由貿易協定的基礎上,探索成立“中國東盟經濟共同體”(CAEC),更好地促進貿易暢通。
據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介紹,近年來,廈門大學不斷加快國際化辦學進程,除建成馬來西亞分校外,還聯合17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所高校成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大力推動“海絲創谷”建設,著力打造創新引領區域融合發展示范高地和創新資源匯聚高端平臺。廈門大學正在成為“一帶一路”高等教育領域合作交流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
本次論壇由廈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主辦,廈門大學中國營商環境研究中心、廈門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和廈門大學非洲研究中心承辦。校方透露,今后,“一帶一路”發展論壇將每年舉辦一次,為“一帶一路”研究的深化提供助力,形成一批有益于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