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4月11日消息(記者吳新偉)昨日,一列滿載汽車零配件的貨運專列從此間出發前往印度,這是“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平臺公共性的延伸:在服務廣大市場運營主體小批量訂艙外,能夠滿足客戶“定制化”專列發運需求,提供更多元的一體化陸海聯運服務。
承運此次專列的中新南向通道(重慶)物流發展公司負責人王渝培介紹:“這趟專列將于兩天內抵達欽州,再無縫連接海船出海后運至印度,全程僅需要20天左右,較江海聯運節省14天時間。可以預計的是,未來還會更多的中國商品以專列的形式發往全球各地”。
“陸海新通道”是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通道利用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由重慶向南經貴州等省份,通過廣西北部灣等沿海沿邊口岸,通達新加坡及東盟主要物流節點,運行時間比經東部地區出海節約10天左右。
今年初,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云南、寧夏8個西部省份在重慶簽署合作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簡稱“陸海新通道”)框架協議,將合作推進“陸海新通道”建設,助推我國加快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格局。
目前,“陸海新通道”已與中歐班列和長江黃金水道實現聯通,并已初步實現“一帶一路”的有機銜接。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自2017年4月28日開通運行以來,已累計開行875列,其中上行464列,下行411列;外貿貨物貨值累計約4.3億美元,內貿貨物貨值累計約23.1億元人民幣;目的地覆蓋全球6大洲中71個國家和地區的166個港口;主要貨品包括汽車整車及零配件、建筑陶瓷、化工原料及制品、輕工及醫藥產品(飲料)、糧食、生鮮凍貨等8大貨類中的30余個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