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3月15日消息(記者陳鵬)記者從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19年,重慶市將以瀨溪河、臨江河、璧南河等國家考核不能穩定達標和劣五類河流為重點,建立健全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攻堅工作機制,加強流域污染整治,確保2019年納入國家考核的42個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三類比例達到90.5%,基本消除劣五類河流。
為進一步改善水環境質量,重慶制定了《2019年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攻堅工作方案》,并明確五項措施,著力推動解決不達標重點河流突出環境問題,確保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據介紹,2019年擬建立重點流域整治清單拉條銷號管理制度。將督促瀨溪河、臨江河、璧南河以及劣五類河流所在區縣分析成因、剖析根源、制定措施,列出整治項目清單,量化整治工程與措施,做到定目標、定任務、定時限、定責任。市生態環境局將實行掛圖督辦,定期調度工作進展和水質,對工作進展緩慢或整治成效較差的,將提請約談、掛牌督辦、區域限批或市領導督辦等。
其次,還將定期評估重點流域水質改善成效。將督促區縣生態環境部門全面落實《重慶市水環境保護管理工作機制(試行)》,根據管理需要,適時對水質不達標或惡化的斷面所屬河流及其重要支流進行加密布點,局部或全面開展干支流水質監測。
另外,將建立重點河流水質數據會商制度。據悉,重慶將不定期對水質自動站監測和手工監測數據開展比對分析,結合歷史數據,重點對斷面主要污染物濃度凸變、河流水質類別下降、川黔鄂入境水質異常等開展會商,研究提出解決辦法、整改措施。
記者了解到,重慶還將采取多方合作的方式,為重點流域水環境整治提供技術支撐。以正在開展的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為契機,把不達標河流整治納入駐點跟蹤研究內容,邀請中國環科院、市級相關專家會同區縣政府共同研究重點流域治理措施的科學性、系統性、針對性和合理性,指導區縣進一步深化、優化河流綜合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