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1月22日消息(記者雷愷)記者從1月22日舉行的“體驗考古·感受文明”2018年度陜西考古新發現公眾報告會上獲悉,2018年,陜西省文物考古部門深入開展大遺址項目12項,課題性考古10項,搶救性發掘4項,各類基本建設考古項目273項。其中,考古調查近194.5平方千米,考古勘探2189.7萬平方米,發掘遺址61700平方米,古墓葬3095座,出土大量文物。
大遺址考古項目中,楊官寨遺址、石峁遺址、秦咸陽城遺址、秦漢櫟陽城遺址、西漢帝陵、唐代帝陵等都取得了豐碩成果。
延安蘆山峁遺址、澄城劉家洼芮國墓地、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富平銀溝遺址等課題性考古項目中,延安蘆山峁遺址、澄城劉家洼芮國墓地入選“2018年六大考古新發現”。延安蘆山峁遺址的考古工作經過2016年-2018年的考古發掘,在大營盤梁地點發現了大型人工臺基及其上構建的多座規整院落和玉器奠基現象,疑似中國最早的宮城雛形,對于研究中國聚落形態演變和早期禮制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澄城劉家洼芮國墓地考古工作于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對該遺址展開全面系統調查與勘探,確認了城址范圍,重點發掘了包括周代諸侯大墓在內的兩處墓地,經過認定該地為芮國后期的又一處都邑遺址。
此外,西安渭橋遺址、空港新城竇家村唐代墓葬等搶救性考古項目,馬騰空遺址、橫山王皮莊遺址等配合基本建設的考古項目和“一帶一路”考古項目均穩步推進。周原車馬坑實驗室考古、石峁遺址出土黃牛、山羊及綿羊骨骼的古DNA研究等10余項文物保護與科技考古取得多項創新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