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延安12月24日消息(記者劉濤)從數據資源“一張網”到政務服務的“延安樣本”,充分運用“互聯網+”的陜西延安,始終把增進群眾福祉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老百姓“堵點痛點”,聚力信息化“統聚通用”,圍繞政務、醫療、交通、旅游等板塊,全方位運用信息化手段形成了一個個新亮點,打造了一張張新名片。
延安市委網信辦自2015年9月整合組建以來,就承擔起了全市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的歸口管理,還加掛了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牌子。通過“統籌+實戰”,始終以“大集約、大聯網、大融合”的理念,使延安全市數據資源聯成“一張網”。
依托“聯成一張網”的大數據云計算支撐體系,延安市在陜西率先建成上線全市統一的“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服務平臺,努力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據了解,該平臺是推動行政審批制度和“放管服”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抓手,可以向企業和群眾提供網上審批服務、網上便民公共服務、網上投訴建議受理服務等,通過“一號一窗一網”將可以在網上辦理的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優化,群眾網上填報資料、部門網上審批、證件免費快遞到家,做到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全程在線”。目前,平臺已開放了82個行政許可事項的350個子項,實現26個部門的資源有效聯通,便民服務類事項也將實現更多功能。據介紹,這一平臺完成了全市統一的“政務信息資源數據庫和政務數據共享交換、應用支撐、服務事項管理三大平臺和政務服務客戶端”的集約融合部署,形成了“智能融合、數據服務、一網到底”的功能,基本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