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12月13日消息(記者陳鵬)記者從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截至2018年11月30日,重慶提前一個月全面完成153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工作。
全市153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覆蓋面廣,整治難度大,涉及生活面源污染45個、農業面源污染19個、交通穿越整治11個、碼頭整治10個、旅游餐飲整治8個、排污口整治6個、工業企業整治1個,其他問題53個。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不斷攻堅克難,狠抓問題整改落實,確保按要求全面實現了銷號清零。
主城外區縣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改有序推進。經2018年1月排查發現,主城外區縣69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中存在116項環境問題,包括一、二級保護區內生活面源污染、旅游餐飲、生活排污口、碼頭、農業面源污染等。第一輪督查后,督查組新交辦37個環境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各有關區縣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按照“一個水源地、一個方案、一抓到底”原則,落實“定人員、定時間、定責任、定標準、定措施”工作要求,扎實推進問題整改。
江津區按照“一個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則,針對德感水廠二沱水源地環境問題,形成專項行動方案和整治方案!苯騾^環保局副局長鄭洪告訴記者,在7個月內,江津區先后投入整改經費1600余萬元,完成了二沱水上加油站、德感污水處理廠排污口、二沱貨運碼頭等問題的整改,于11月20日提前完成全面整改任務
如今,江津區現有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2個,即在用的區自來水公司鯉魚石水源地和備用的二沱水源地,均為河流型地表水水源地,取水方式為深井取水,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梁平區對標對表,抓實問題整改。一是消除農業面源污染。全部清除三個水源地隔離網內農作物,隔離網外調整種植結構,引導農戶科學使用農藥、化肥,鼓勵無公害、生態種植,落實專班負責日常巡查,杜絕人為污染。二是消除生活面源污染。新建生化處理池69個,解決沙壩水庫、大河壩水庫、蓼葉水庫周邊居民糞便污染問題。強化周邊住戶垃圾收運處理,配齊垃圾箱、垃圾桶等前段收集設施,按照“村收集-鎮運輸-區處理”模式,將農村垃圾轉移至垃圾填埋場無害化處置。三是公路穿越問題。針對滬蓉高速公路穿越沙壩水庫問題,已完善導流槽、事故應急池等設施,筑牢水源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