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12月4日消息(記者陳鵬)記者從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獲悉,重慶扎實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截至2018年11月30日,提前一個月全面完成153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工作。
全市153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覆蓋面廣,整治難度大,涉及生活面源污染45個、農業面源污染19個、交通穿越整治11個、碼頭整治10個、旅游餐飲整治8個、排污口整治6個、工業企業整治1個,其他問題53個。
重慶市政府印發實施《主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船舶污染整治工作任務分解》(渝府辦〔2016〕30號)等文件,要求各區縣制定整治工作方案,明確整改時限、責任領導、責任單位、責任人員,嚴肅查處水源地保護區內違法違規項目,建立健全專項行動成果鞏固長效機制。為貫徹落實國家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2018年5月印發《重慶市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渝府辦發〔2018〕63號)。專項行動第一輪督查后,2018年7月印發《重慶市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深化整治方案》(渝環函〔2018〕879號),督促各區縣針對督查組交辦的問題立行立改,限期銷號。
重慶市建立了問題清單整改銷號制度,每月定期調度,堅持“整改一個、銷號一個”,務求各項違法違規問題按期全部清零。
主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成效顯著。24個船舶、碼頭整治任務全面完成,餐飲躉船、違法碼頭等一批突出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新聞聯播5月13日播出報道《重慶:堵住流動污染源 為長江減負》,以江北區對嘉陵江非法餐飲船舶集中拆解為典型案例,報道重慶市非法餐飲船舶取締工作成效。13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全面完成保護區劃分、標志標牌設立、保護區內環境違法問題整治等工作,落實了“劃、立、治”三項要求。此外,印發《重慶市主城區水廠布局規劃調整方案》(渝府辦〔2017〕8號),通過整合自來水廠、加強骨干水廠區域供水能力、關閉一批中小水廠、完善主城供水“兩江互濟”工程等措施,同時啟動觀景口水庫、藻渡水庫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建設,為有效鞏固專項整治行動成果以及主城區供水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主城外區縣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改有序推進。經2018年1月排查發現,主城外區縣69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中存在116項環境問題,包括一、二級保護區內生活面源污染、旅游餐飲、生活排污口、碼頭、農業面源污染等。第一輪督查后,督查組新交辦37個環境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各有關區縣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按照“一個水源地、一個方案、一抓到底”原則,落實“定人員、定時間、定責任、定標準、定措施”工作要求,扎實推進問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