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1月26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趙雪峰)11月26日,廣州召開全市總河長工作會議。會上,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和市長溫國輝共同簽署頒發廣州市第2號總河長令。在市、區、街鎮、村居四級河長基礎上,廣州創新設置九大流域河長,確保九大流域內197條黑臭河涌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2019年6月底前完成省總河長令下達的“五清”工作任務。10月24日,廣州成功申報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示范性城市。11月15日,廣州成功退出全國“水環境達標滯后地區”行列。
四級河長基礎上設置九大流域河長
廣州市第2號總河長令決定,在市、區、街鎮、村居四級河長基礎上設置九大流域河長,進一步創新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流域河長在市第一總河長、總河長的領導下,主要負責統籌協調流域內河湖管理保護、水環境治理等工作,督促指導流域內區級黨委、政府履行職責,推動各項重點難點工作落地見效。流域內各級河長要勇于擔當,履職盡責,形成 “河長領治、上下同治、部門聯治、水陸共治”的良好工作格局,確保九大流域內197條黑臭河涌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2019年6月底前完成省總河長令下達的“五清”(清理非法排污口、清理水面漂浮物、清理底泥污染物、清理河湖障礙物、清理涉河湖違法違建)工作任務。市紀委市監委要強化監督,嚴格執紀問責,推進河長制各項工作的落實。
出臺多項制度,強化問責制度
廣州市委、市政府對以河長制湖長制為抓手推動水環境治理的重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就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批示達46次,市級總河長召開河長會議和專項工作會議7次;市級河長巡河93人次,區級巡河近8324人次,鎮街級巡河11.4萬人次,村居級巡河74.9萬人次。
今年,廣州市新增出臺河長履職積分、黨員認領河湖、企業河長、河長履職談話提醒等9項制度。修訂了水環境治理責任追究工作意見、河長辦工作規則。目前正在按照省的要求,正在研究制定《廣州市河更美大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廣州市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規則》《廣州市河長湖長巡查河湖指導意見》《廣州市河長制湖長制考核辦法》等。目前已出臺配套制度30余項,專項工作方案20余項,確保了河長制湖長制高效運作。
同時,開展河長履職談話提醒67次。啟動了60個水環境治理問題的執紀問責,市、區兩級河長辦對270名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的人員作出了問責處理。開展下沉督導專項行動,借鑒國家兩部委專項行動“督查、交辦、巡查、約談、問責”五步法,組成專項督察組,進駐花都、白云、番禺三區開展為期水污染防治專項督察工作。9月份,市委、市政府印發實施《廣州市“治水”“治氣”“治違”“治亂”綜合督導工作方案》,設立11個督導工作組下沉全市11個區,督促各區加快推進工作,確保按時完成黑臭水體整治等工作任務。
專項行動,強化污染防治
在落實各項制度的同時,廣州市河長辦組織了多個專項行動,強化污染防治。一是持續開展“四洗”行動,“洗樓”清除污染源近4.3萬個;“洗管”1132.47公里,“洗井”37749個;995條河道開展“洗河”工作,清理河道垃圾、雜物4.08噸,清理河岸立面2579萬平方米。二是落實水面漂浮物清理專項行動。兩次清漂投入資金3847.6萬元,清理長度1.8萬㎞,清理水面面積178.13㎞2,清理漂浮物2.68萬噸。三是排水口整治。5674個排水口整治完成78.25%。四是拆除違建。成立了市違法建設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實施《廣州市違法建設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利用三年時間確保完成1.11億平方米、力爭完成1.25億平方米的違法建設治理任務。堅持治污與拆違同步,截至2018年10月上旬,拆除黑臭河涌管理范圍內違法建設401萬平方米。五是散亂污整治。摸查河涌管理范圍內涉嫌“五違散亂污”企業5.14萬個,處置4.86萬個。六是加快黑臭水體整治。7月26日,印發《廣州市全面剿滅黑臭水體作戰方案(2018-2020年)》。全市152條(161段)整治河涌,截至9月30日,61條已完工,53條在建,47條處于前期階段。廣佛跨界區域16條河涌整治工程共計111個子項已基本完工。七是農業污染防治。印發實施《廣州市新一輪畜禽養殖污染整治行動方案》《廣州市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廣州市農藥化肥使用量調查方案》,有序推進非禁養區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及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工作,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完成率為42.1%,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為61.6%。繼續實施農藥、化肥使用零增長行動,下發《廣州市農藥化肥使用量調查方案》,全面摸查全市農藥、化肥使用情況。
源頭實施雨污分流,城中村截污納管工程進度加快。合流渠箱改造、排水達標單元創建走在全國前列。按照“輕重緩急、有條不紊、做完一片、達標一片”的原則,結合排水口整治、合流渠箱改造等工作,逐步排水單元達標創建工作,提高城市雨污分流比例。全國省會以上城市率先重點攻堅城中村治污。截至目前,首批48條城中村類排水單元截污納管工程,已完成鋪設埋地污水管2594公里。第二批49城中村類排水單元截污納管工程,15個進場施工,其余正在全力開展前期工作。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加速推進,累計已完成1073個行政村(社區)治理,行政村覆蓋率達96.5%。
197條黑臭河涌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
會議強調,廣州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各級河長要迅速組織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學習市第2號總河長令,進一步提高認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對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上來,全力以赴,確保完成年度治水工作的目標任務。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充分發揮流域河長作用,加強統籌協調,繼續抓好生態環境部、住建部巡查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工作,加快推進截污工程建設,切實抓好黑臭河涌范圍內違法建設拆除和“散亂污”場所清理整頓工作,加大“四洗”“五清”力度,進一步提升河涌管理水平。
全市四級河長湖長、九大流域河長,各相關職能部門和各區黨委、政府要切實擔負起河涌治理的主體責任,確保協調聯動、督促檢查、考核問責到位,統籌解決好流域內重點、難點問題;市、區水務、環保、工信、城管、農業等相關職能部門要切實發揮各自行業統籌協調作用;市水投集團要切實履行好治水工程主力軍作用,積極推進污水收集處理系統建設。各級各部門要通力合作、齊心同治,切實形成“河長領治、上下同治、部門聯治、水陸共治”的工作格局,將河長制工作落到實處,確保九大流域內197條黑臭河涌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明年6月底前完成省總河長令下達的“五清”工作任務。
下一步,廣州市將繼續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切實貫徹執行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廣東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和《讓廣東河更美行動計劃》,以斷面水質達到考核要求為目標,深入推進《廣州市水污染防治強化方案》,聚焦主要污染物氨氮減排,堅持“控源、截污、清淤、調水、管理”的治水思路,精準施策,著力補齊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短板,全面整治各類污染源,強化督導考核,全力推進國考斷面水質達標滯后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