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浦漁港的開船儀式(央廣網發 千喜 攝)
央廣網寧波9月16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杜金明 通訊員俞莉 陳光曙)今天(16日)中午12點,我國東海結束4個半月休漁期,全面開始捕撈。在全國六大中心漁港之一的寧波象山石浦漁港,漁民舉行盛大活動歡慶開漁。
今天的石浦漁港掛滿了彩旗,漁民跳起歡快的舞蹈,十里漁港一片歡騰。12點整,2000多艘漁船從石浦漁港出發,駛向大海。這次解禁出海的漁船主要捕撈帶魚、鯧魚、鰻魚等經濟魚類,大的拖網漁船出海一趟作業時間長達一個月。按照慣例,漁運船會在兩三天后運回開捕“第一網”漁獲物。中秋、國慶期間,大量東海新鮮海鮮將集中上市,豐富市民的節日餐桌。
象山縣石浦鎮的船老大張海源說,今年年景不錯,如果足夠幸運,一網撒下去,撈上來的漁獲就能讓漁民笑上半年了。“半個月內,漁船開出去5、6個小時就能撒網了。運氣好的這一趟出去就能捕到200萬元的(漁獲)。捕到大黃魚啊、大鯧魚啊,一網抓到就夠了,就200多萬元。”
石浦漁港千舟競發(央廣網發 水貴仙 攝)
期盼豐收、平安是漁民樸素的愿望。在出海之前,象山石浦漁民舉行了漁家古老的祭海典禮。鮮紅的地毯,從祭臺伸向海邊,上百位祭祀者把海碗高舉過頭,又低頭緩緩灑在腳下。休漁制度實施以來,這些風俗更加被漁民看重。如今,古老的祭海活動更增添了保護海洋、人海共榮的宏大主題。
浙江省副省長彭佳學說,實施最嚴格的伏季休漁制度和幼魚保護措施,讓浙江的漁業資源實現了恢復性增長。“實施最嚴格的伏季休漁制度和幼魚保護措施,漁業產業加快轉型升級,2017年每千瓦捕撈產量達1041公斤,比2013年增長了10%,實現漁業增加值616億元。”彭佳學說。
祭海儀式(央廣網發 千喜 攝)
據了解,中國(寧波象山)開漁節被納入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而且是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舉辦的首個活動。象山縣委書記葉劍鳴說,這是對中國(寧波象山)開漁節的最大認可。他說,象山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突出“感恩海洋、慶祝豐收”主題,進一步豐富活動內容、傳承漁區文化、突出群眾主體,以節為媒、以節興農、以節惠民,持續提升中國(寧波象山)開漁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