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6月19日消息(記者夏震宇)記者從天津市防辦獲悉,6月15日起,天津將全面進入汛期。截至目前,天津市各級防汛部門已完成各項準備工作,隨時準備應對強降雨等極端天氣,全力保障安全度汛。
一是責任落實到位。天津市防指調整充實市、區、鄉鎮三級防汛組織體系,嚴格落實包保責任制,明確河道、堤防、水庫、蓄滯洪區、閘涵泵站等重點防汛點位責任人和責任單位,確保壓力層層傳導,職責落實到位。
二是行洪保障到位。加快推進薊運河、州河等骨干行洪河道治理,主汛期前完成44項應急度汛、除險加固工程,進一步鞏固防洪工程體系。強化京津冀信息共享和聯合會商,密切關注海河流域雨情水情,綜合分析會商,科學實施洪水調度,確保行洪安全。
三是防汛準備到位。全面完成天津中心城區排水設施養管會戰,新增加4臺大型排水泵車、19臺移動泵,中心城區39處易積水地區全部落實排水“一處一預案”,優化排水分流調度措施,確保大雨2小時、暴雨5小時排除積水。組織建設交通、國土房管、公安交管等部門,落實道路橋梁、危陋房屋、下沉路段、地下設施的防汛安全措施,確保排水順暢和市民出行安全。
四是快速反應到位。提高防汛信息化水平,新增險工險段視頻監控點18個、手持視頻采集設備40個、泵站遠程控制點11處,安裝易積水點電子水尺40處,數字化采集雨情水情數據,為調度指揮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充實搶險人員和物資儲備,天津組建9個防汛專家組、19支專業搶險隊,警備區落實26萬民兵隊伍,新增4050萬元防汛排水物資,積極開展京津冀防汛聯合調度搶險演練,確保汛情迅速有效應對。
五是應急措施到位。嚴格落實薊州區25處泥石流滑坡隱患點值守和14個鄉鎮、156個村轉移安置措施,新建17處重點部位視頻監控站點,確保山區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密切關注水庫安全,完善27座水庫預警預報、搶險應急、安全管理和水庫調度“四個方案”,確保水庫度汛萬無一失;強化海潮監測預報預警和巡視巡查,落實轉移避險、回港避風等措施,做好抵御風暴潮準備。
六是水源保障到位。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科學實施引江、引灤雙水源調度,確保圓滿完成年度調水供水任務。在保證防汛安全前提下,科學調度雨洪水資源,力爭多蓄水、蓄好水,為農業生產和河湖濕地生態補水提供保障。
入汛后,天津市防辦將密切關注天氣及雨水情變化,加強應急值守,強化監測預警、調度會商和險情處置,堅持屬地負責、部門聯動、軍民合力、全社會協同作戰,確保天津安全平穩度過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