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6月8日消息(記者夏震宇 褚夫晴)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意見》精神,6月7日,天津市落實普法責任制聯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研究探討促進天津市普法工作健康發展的創新思路和有效舉措,并審議通過了天津市以案釋法制度和普法責任清單,推進普法責任從紙上“走下來”落到實處。
天津落實普法責任制 審議通過以案釋法制度和普法責任清單(央廣網記者 褚夫晴攝)
會議結合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普法工作重點提出具體要求。一是要深入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突出全民化、長效化。精心組織開展憲法入戶活動和“憲法精神七進”活動,實現每個家庭擁有一本憲法。依托各類法治創建,推進憲法在各層面、各領域貫徹實施,讓人民群眾“抬頭看得見、用時找得著”。二是要建立普法責任清單制度,推進普法工作精準化、專業化。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快建立普法責任清單,加緊對需要宣傳的法律法規規章目錄、普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要舉措等內容進行細化和量化,統一向社會公布,推進普法責任制全面落實。三是要做好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工作,將普法融入執法、司法、法律服務全過程。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快建立以案釋法資源庫,完善以案釋法典型案例的遴選、報送、發布機制,實現以案釋法工作與群眾生產生活“零距離”。
會議還審議通過了《天津市關于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的意見(審議稿)》《天津市普法責任清單(審議稿)》等相關文件。聯席會議召集人、天津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張鐵英說,普法責任制首次明確普法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無論是執法部門、主管部門還是服務部門,都應按照“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負責、誰服務誰普法”的原則履行普法責任。“普法責任制的實行,將深刻改變天津普法工作格局,有力地推動各普法責任主體變身普法‘主人翁’,促進‘群策群力’的社會大普法格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