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6月1日消息(記者夏震宇)記者從天津東疆保稅港區了解到,全國首張手機版電子營業執照日前在東疆發放。全程電子化登記和電子營業執照跨部門應用試點以來,東疆項目的落地戶數比去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但大廳辦事的人卻明顯減少了,市場監管、稅務、海關等部門辦事等候的人也減少了。這是為什么呢?
“零見面”辦執照 “跑一次”銀行開戶
“從電子化登記到獲得手機版電子營業執照,我只用了8分鐘。”剛剛獲得營業執照的天津東疆友美家家政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說。企業負責人說,企業名稱申報通過后,他在天津市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服務平臺,點擊設立登記便開始按照要求填寫相關材料,很快就收到了可以領取營業執照的短信息,通過手機上“工商電子營業執照”小程序,順利下載了電子版營業執照,全程不過8分鐘。
在天津東疆,目前全程電子化注冊正受到科技型、互聯網、共享經濟型企業和年輕創業者的歡迎,特別是投資者人數較多且在外地的企業熱衷使用電子化登記,免去企業股東現場簽名的麻煩。天津市場監管委與中國銀行天津市分行更是實現了信息共享,只要企業領取了電子營業執照,全程電子化登記系統即會將涉及銀行開戶的信息同步推送到 “電子營業執照E線通”系統,法定代表人就可以憑電子營業執照進行企業身份確認,辦理企業開戶手續。企業辦理執照和銀行開戶時間縮短到2天,辦理兩項事項從跑4次到跑1次,企業開辦時間大大縮短。
全程電子化的電子執照每天24小時開放,隨時隨地都可以在線申報,從新標準電子執照試行截至目前,天津東疆電子營業執照發放比例占網上登記的比例超過60%,為企業節約跑路超過1萬公里。
網上“直播間” 人機對話助力業務辦理
天津東疆保稅港區國稅局網上稅校“直播間”正式開通后,局里的業務骨干們很是感慨,往年年度匯算清繳窗口接待咨詢量特別大,政策在窗口反復講,重復講,企業跑斷腿,咨詢受理人員磨破嘴。現在,業務骨干們充當網上匯算清繳業務“主播”,將企業所得稅相關法律法規、優惠政策、申報表的填報邏輯關系及匯算清繳期間應注意的事項,錄制成教學視頻,上網供企業點播學習。同時,利用手機APP軟件制作匯算清繳問題收集平臺,建立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問題的廣泛收集、統一回復機制。整合需提醒告知的納稅人資料,傳至網盤,打通匯算清繳涉及文件及提醒文件上傳下載網絡路徑,為納稅人提供資料自行下載的便捷服務,通過網絡化培訓提升普及率,有效減少納稅人往返稅務機關的跑路。
而在天津東疆海關,開發政務公開機的投入使用,方便企業政策咨詢和業務提前告知。政務公開機實現查詢的內容,包括最新業務文件及公告、業務辦理所需材料的下載以及業務科室具體的咨詢聯系方式。企業通過政務公開機,可以及時了解海關業務的最新公告,提前核對艙單,降低艙單更正率,大大縮短通關時間;不僅提高企業辦理海關業務的效率,也增強企業對于海關審批服務的滿意度。
專業招商服務 改革只有進行時
在項目談判階段,項目主管針對投資方提出的審批事項的辦理、產業試點申請、稅收征收征管、通關便利化等各方面問題,都能一一應答。針對新落戶企業大部分是區域招商項目的特點,東疆管委會有針對性的對招商服務團隊進行各項審批服務培訓,尤其是審批創新舉措,按照“培訓項目主管一人,服務落戶項目一批”的原則,通過項目主管的代言和推廣,“不見面”審批的宣傳陣地有效前移至項目談判階段,在項目主管手把手協助項目落戶中一一實現。
目前正值天津自貿試驗區掛牌三周年,東疆行政審批局負責人透露,在落實國務院“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要求的同時,審批局將對標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積極調研和探索各項創新舉措的先試先行。按照“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的原則,做好服務的“店小二”。下一步,天津東疆保稅港區還將按照建設“自由貿易港”標準和規則,全面對標世界銀行評價指標體系,依托互聯網+政務、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創新技術,不斷優化審批流程,壓縮企業開辦時間,提升企業對審批改革的獲得感,打造天津東疆更加優良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