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寧5月28日消息(記者張雷 青海臺記者張永安 倪燕)改革開放40年,青海省職業教育經過起步奮斗、調整完善、快速發展,實現了從規模擴大到內涵發展的跨越,譜寫出改革發展的時代新篇章。
湟中職業教育中心坐落于西寧市多巴新城,校園面積達21公頃,綠蔭環繞、鳥語花香下傳出陣陣讀書聲,這里是專業技能人才培養的搖籃。目前學校已經開設醫藥衛生、能源與新能源等12大類26個專業,其中護理、民間傳統工藝等六個專業是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專業,擁有140個專業實訓室,169個校內外實訓基地。學校結合各專業特色進行了合理的課程設計,制定了明確的培養計劃。
湟中職業教育中心中醫學教師鐘光英介紹:“第一年開設的課程有一些最基本的中醫理論基礎課,第二年開創一些中醫基礎操作技能課。第三年到醫院去實踐,通過三年的學習,學生都能進入工作崗位或者是直接進行繼續再教育學歷!
在專業設置上,學校不僅設置了適合區域內經濟發展的骨干專業,也配有符合地方特色發展的傳統專業。專門開設的民間傳統工藝課程,成為學校特色專業。通過三年的學習,學生從零基礎,到現在已經能較好地獨立完成民間傳統工藝作品的設計制作。
湟中職業教育中心唐卡專業學生馬春燕說:“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要傳承下去。以后要自己好好畫,想自己開個畫室!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所專業設置、教學內容、實習實訓等各方面已經初具規模的職業教育中心,是由原先的三所中等職業學校合并而成,也是青海省新時代青海職業教育發展開創的一個縮影。
湟中職業教育中心副校長吳永德說:“通過三校合一,湟中職教中心整合了湟中縣優勢教育資源,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和硬件的投入,給學生專業教學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和環境。升學率和就業率都能達到98%以上。”
湟中職業教育中心在加強自身發展的同時,學校還積極與一流高校支教團合作,促進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駐青海湟中職業教育中心分隊隊長丁超凡說:“我們覺得應該針對學生的一個實際情況,來制定不同層次、多維度的培養還有評價體系。使得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在自己真正喜歡,樂意學習,乃至于愿意去為它奮斗一生的領域和平臺上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青海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內涵上,更注重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一線崗位技術技能型人才方向培養。為了培養出更符合市場需要的人才,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與7家企業合作開設了訂單班,形成“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育人新局面。
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學生張天亮說:“學校注重實踐操作和理論知識相結合,打造技術型技能型人才,使我們更好的立足于交通運輸行業,面向社會提高我們的社會適應性。”
中銳網絡青海就業經理楊鑫說:“我們給學生提供了這樣一個學習實踐的場地,以項目式或者任務式這種教學作為基準來進行,已經有五名學生分別在青海的分公司,以及在甘肅的蘭州分公司進行入職了。”
在教師隊伍的儲備和建設中,通過互聘互用“雙師型”教師、開展高水平專業建設,充分發揮了職業集團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平臺功能。
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黃平表示:“今后以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建設為抓手推進院校,現代化治理能力建設加強高質量師資隊伍和高水平專業建設學院打造成區域離不開、行業都認同、國際交流的優質院校!
在改革開放40年發展歷程中,青海職業教育走過了起步奮斗、調整完善、快速發展三個階段。在不斷改革實踐中,職業教育體制機制不斷完善,辦學條件逐步優化,產教融合日益深入,教育質量不斷提高,職業教育實現了自身的跨越和提升。
青海省教育廳副廳長荊德剛介紹:“我們從1978年職業教育的人數不到一萬人,到現在2017年,職業教育在校生數現在10萬人,這個變化應該說是翻天覆地的。未來,我們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產教融合方面,跟企業進行更加密切的合作,推動學徒制的試點,集團化辦學,把我們的專業建在產業鏈上,打通職業教育上高等學校的立交橋,提高青海職業教育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