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寧波5月9日消息(記者曹美麗)作為各地信息化發展的一個形象展示,“數字信息亭”曾在10年前一度風靡北京、蘇州、寧波、溫州等地,但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這些信息亭慢慢變成了“閑置亭”,甚至有的被移做他用,備受吐槽。最近,寧波市將這些“信息亭”認定為違章建筑,將進行拆除。
在寧波街頭,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個報刊亭大小的小亭子立在人行道旁。這些小亭子有個統一的名字,叫做信息亭。顧名思義,信息亭和信息化有關。早在2010年5月,世博會“信息化與城市發展”論壇在寧波召開,為了充分展示寧波城市信息化發展程度,寧波市計劃在三年內建設1000個這樣的信息亭。按照設想,這些信息亭具有訂票、交費、查詢、充值等功能。當年具體落實信息亭項目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信息亭當時是由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相關報批手續也是政府出面完成的。
2010年,信息亭項目被列為寧波市政府重點推進的便民服務工程。查詢當年的媒體報道可以發現,寧波市計劃在當年建成300個信息亭,3年內建成1000個。但實際上,當年只建成了20多個信息亭,3年1000個的目標如今也成了泡影。當年具體落實信息亭項目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信息亭設計的初衷是為了方便市民繳費,但因為互聯網的沖擊,各種手機繳費非常方便,信息亭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在2010年前后,北京、蘇州、溫州等地,也都曾經熱熱鬧鬧上馬過信息亭項目,但最終都淪為了“閑置亭”。有的還因為設備老化、年久失修被吐槽“有礙市容”。而在寧波市,第一批投資1000多萬的20多個信息亭被閑置一段時間后,紛紛被轉租出去做了服裝店、雜貨店和食品超市。這也引發輿論質疑:說好的信息亭,怎么跟信息化一點關系都沒有?面對質疑,寧波市經信委副主任杜永華回應道,信息亭確實已經沒有多大用處,而且還影響市容市貌,所以馬上要拆除。
記者從寧波市“三改一拆”辦新聞組組長劉鵬程那里了解到,這些信息亭的使用性質已經改變,后續手續也沒有辦過,為此被認定為違章建筑,將在近期完成拆除。
曾是信息化工程代表的信息亭,當年上馬的時候熱熱鬧鬧、轟轟烈烈,幾年不到就成了“雞肋”,一方面固然有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緣故;而另一方面,如果相關部門在決策時能多點清醒、少點盲目,也許就不會造成今天的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