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5月2日消息(記者桂園)山東省級財政今年以來再落實資金58億元,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在支持重點領域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籌集資金24.12億元,積極推動大氣、水污染防治,落實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實施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支持實施6個采煤塌陷地治理示范項目。
著力提升農村環境質量,籌集資金23.49億元,支持全省2810個建制村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1528個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工程,建設50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扎實推進農村改廁、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實施耕地質量提升計劃等。
為不斷加強制度創新力度,籌集資金6.8億元,開展全省空氣質量、自然保護區、森林等各領域生態補償。創新采取“績效+競爭”方式對省級水污染防治資金進行分配,首次競爭性分配采煤塌陷地資金,提升資金使用效益。
圍繞切實保障環保能力建設,籌集資金3.6億元,推動危險廢物處置、污染地塊評估調查、環境監管網格化建設等環保示范工程建設,實施實驗室、監測站、數據平臺等能力提升項目,保障環境監測監控系統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