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寧波4月28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杜金明)到今年5月1號,杭州灣跨海大橋通車已經整整十年。十年間,交通格局的改變使得寧波進入了大橋經濟時代,如今,隨著環杭州灣灣區經濟的崛起,寧波再一次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大好機遇。
“大橋通車十年,有一組數據:1.2億輛通車數,日均3.28萬輛。如果說按每輛車節省1.2小時計算,各種車輛運輸時間共節約1.4億小時……”
在杭州灣跨海大橋的監控室里,杭州灣跨海大橋管理局副局長王軍向我們介紹大橋的同行情況。日均通行3.28萬輛車,折算下來,相當于每3秒鐘,就有1輛汽車通過杭州灣跨海大橋。
滾滾車流,帶來的是源源不斷的資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這對于橋南邊的慈溪乃至寧波來說,是重大利好。然而,十年前,大橋剛開通的時候,橋南岸的寧波慈溪市的主要領導卻是既高興又擔憂。寧波慈溪市委宣傳部部長華紅說,高興是因為交通格局的變化使得慈溪從交通末梢變成了樞紐,擔憂則是大橋可能會產生虹吸效應。“大橋是雙向的,你如果弄得好,會好的吸引過來。你如果自己吸引不住當地的人才資本,也會流出去。”
但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橋南岸的杭州灣新區和慈溪市瞄準高端產業集群,積極謀劃一批國家級產業平臺。很快,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省級濱海經濟開發區、國家級現代農業開發區等產業平臺集聚了一大批高端產業。
很快,來到杭州灣和慈溪投資的企業發現,這里不僅交通方便,還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以寧波建信核磁技術有限公司為例,公司董事長許建益介紹說,自從2015年將醫療器械產業轉移到慈溪高新技術產業園后,企業的發展走上了快車道。“2015年,我們把南京、余姚跟醫療器械有關的產業移到這里來。2016年產品開始進入市場。2016年產值1個億,2017年2個億,今年接到訂單4個多億,公司業務快速增長。”
一座跨海大橋串起了上海、江蘇、浙江這一中國最具活力的長三角城市群。如今,依托杭州灣跨海大橋,浙江省又提出大力發展灣區經濟重大戰略。一個以上海、杭州和寧波三個環杭州灣地區聯手打造的“環杭州灣大灣區”呼之欲出。而從世界范圍來看,諸如東京灣區、紐約灣區等灣區經濟均對世界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對此,企業的嗅覺無疑最為靈敏。
今年3月,總投資315億元的吉利汽車項目群在寧波杭州灣新區破土動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偉平介紹,后期他們還將陸續上馬純電動車、高端新能源整車以及企業大學項目。從一個項目到多個項目,吉利看中的正是杭州灣新區的發展潛力。“我們覺得杭州灣現在已經成為上海蘇州杭州寧波的一個集合中心,是長三角的門戶區,將是未來發展非常好的區域!
環杭州灣大灣區三大城市中,上海將發揮金融和科創優勢;杭州是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而寧波則憑借港口優勢,將成為先進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地。三大城市優勢互補,將給環杭州灣城市帶來重大發展機遇。寧波慈溪市市委書記高慶豐表示,慈溪作為寧波對滬杭合作的橋頭堡,正不斷向長三角區域性中心城市邁步前進。而當下,他們已經主動積極對接上海,下步將大力振興實體經濟,特別是把智能經濟作為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