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4月24日消息(記者夏震宇)在第18個“4·26世界知識產權保護日”即將來臨之際,天津一中院召開典型知識產權案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7年知識產權審判基本情況及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發揮案例的示范引領作用,促進全社會依法保護知識產權,促進良性競爭。
據介紹,2017年,天津一中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433件。其中,著作權類案件244件,占56.35%;商標類案件81件,占18.71%;專利類案件69件,占15.94%;技術合同類案件20件,占4.62%;不正當競爭及其他知識產權案件19件,占4.39%。案件主要呈現出四個特點:一是具有鮮明的區域經濟特征。該院受理的知識產權案件多與機械、化工等傳統的重工業、輕工業和醫藥等產業基地特色相關。二是技術類案件涉及的企業多屬傳統制造行業。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大多系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糾紛,涉及創造性發明專利的案件較少,且涉案專利涉及技術面較窄,主要系機械制造類專利技術糾紛。三是新技術引發的糾紛不斷涌現。因新技術、新經濟樣態引發的新類型知識產權糾紛在知識產權審判中有所體現。四是職務發明創造專利糾紛層出不窮。因員工跳槽、自行創業導致專利權屬糾紛呈高發態勢,科技創新型企業易喪失職務發明的專利權。
近日發布的《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若干問題的意見》指出,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有效遏制侵犯知識產權行為,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領域司法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向現代化邁進。天津一中院知識產權庭將以此為契機,嚴格落實《關于依法助力“雙萬雙服促發展”為企業家創業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的措施》要求,以知識產權審判為抓手,為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保駕護航,為天津市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服務,為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