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寧波3月16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實習記者孫明非)春節前后,又是企業用工旺季。由于形勢回暖訂單增多,今年寧波制造業企業用工需求大增,尤其是一線工人缺口尤其大,企業為此紛紛奔赴貴州、云南等地招工。原以為4500-5000元的月薪對于邊遠山區的務工人員來說應該有足夠吸引力,但讓很多企業沒想到的是,這樣的工資待遇竟然不太受待見。
春節前,寧波市海曙區人社局帶領轄區企業赴貴州和云南招聘。該區一家文具企業今年計劃招收150名工人。企業開出的月薪是4500-5000元,不要求學歷、不需要工作經驗,原以為這樣的薪酬待遇應該有足夠吸引力,但令企業負責人舒躍平驚訝的是,很多人根本不愿意出來,而根本原因就在于薪酬不夠高。“當地企業開出的平均工資也在2500-3000左右,他們寧愿在家里,節約成本,覺得沒有必要出來。”
舒躍平發現,只有當月薪超過5000元,才具有吸引力。但超過5000元的月薪,對企業來說,則意味著直接犧牲企業利潤。舒躍平對此做過成本測算:“5000元或者5000元以上,就是工資和利潤的一個成本平衡點,再往上走的話,我們公司沒有這么高的利潤去支付勞動的成本。”
今天,寧波市海曙區200多家企業在該市人力資源大廈舉辦了一場人才招聘會。其中,企業對普工和操作工需求量很大。記者看到:企業紛紛開出的月薪均在4500元左右,很多企業放低了學歷要求,并附加了包吃住、發過節紅包等福利。一些求職者坦言,工資是他們首要考慮的因素。來自江西鄱陽湖的張先生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我的要求不高:最起碼也要達到4000多。房租一個月四五百,吃飯要一千多,一個月存下2000塊。”
寧波市海曙區人社局做過一項統計:今年該區企業一線工人平均月薪為4000元以上,比去年上漲約15%。不過,寧波市海曙區就業管理服務處處長余妮告訴記者,盡管企業的用工成本明顯上升,但工人的實際獲得感并不那么強烈,這也就成了當下招工難的一個主要難點。“實際上企業每年的用工成本都是在上升的:每年的社保基數上升10%左右,然后最低工資啊其他的雜七雜八加起來,用工成本會增加15%到20%,企業就是不可能再往上提工資了。”
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制造企業該何去何從?轉型升級,加快機器換人是一個主要辦法。不過,即便實現了全機械化,企業反映,依然還是離不開一線工人。因此,寧波制造業企業不得不走出去,廣撒網。比如今年,寧波市將組織2000家次企事業單位,赴國內30多個城市招聘;也有不少企業在提高福利上下功夫,比如有的企業幫助解決務工人員子女讀書問題,來留住工人;此外,寧波還大幅降低了落戶門檻,高中學歷畢業就可在寧波落戶,以此來吸引人才。
“在未來,寧波市還會在就業宣傳和精準就業幫扶上下功夫,讓寧波的就業環境越來越好。”寧波市海曙區就業管理服務處處長余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