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1月20日消息(記者賈立梁)近日,天津濱海新區對外宣布2016年全區生產總值從超萬億元調整為6654億元,天津市統計局在昨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對該情況進行了介紹。
在天津濱海新區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濱海新區地區生產總值更改統計口徑,由注冊統計口徑調整為在地統計口徑,2016年GDP由原來的10002.31億元,調整為6654億元。此舉是濱海新區貫徹落實深化統計管理體制改革提高統計數據真實性的意見和實行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改革要求的主動作為。回溯濱海新區使用注冊口徑統計的歷史,是由于濱海新區于2009年11月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和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三個功能區的基礎上,合并原塘沽區、漢沽區和大港區三個行政區建立發展起來。在濱海新區成立之前,這三個功能區擁有許多企業優惠政策,很多天津其他區縣企業為了享受優惠政策,在三個功能區注冊,但仍在原區縣生產經營,這三個功能區為了全面反映區域內改革開放成果,按照企業注冊口徑進行統計核算,而除三個功能區之外的其他區縣按照企業在地原則進行統計。濱海新區成立以后,由于這三個功能區是濱海新區的主體,濱海新區仍然沿用注冊口徑進行核算,不同于其他區縣。
天津市統計局副局長褚麗萍介紹,按新區注冊口徑計算的GDP數據,不僅包括濱海新區在地企業,也包括在濱海新區注冊而在天津市其他區縣經營的企業,這部分企業與其他區縣有重復,使得濱海新區與其他區縣GDP數據之和大于全市,差額就是濱海新區與其他區縣交叉重復統計的部分,但在計算全市GDP數據時已經剔除。所以,這次濱海新區注冊統計口徑調整為在地統計口徑僅是統計口徑變化,對全市GDP數據沒有影響。
近年來,天津市統計局圍繞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責任制、統計執法雙隨機抽查、統計違法案件舉報、統計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等建立健全了9項制度規定,有力推進了統計執法工作科學規范。2017年,天津全市組織6600多家企業開展了數據質量自查,對1020家企業進行了現場執法,對59家統計違法單位進行了嚴肅處理,其中市局直查344家,查處統計違法案件47件,是近年來執法力度和處罰力度最大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