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1月9日消息(記者陳慶濱)記者從天津市環保局獲悉,2017年,天津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6.53,達標天數209天,重污染天數23天。PM2.5、PM10、SO2、NO2年均濃度分別為62微克/立方米、94微克/立方米,16微克/立方米,50微克/立方米,CO和O3濃度分別為2.8毫克/立方米、192微克/立方米。主要污染物中,SO2年均濃度和CO濃度均達到國家標準,PM2.5、PM10、NO2年均濃度和O3濃度分別超過國家標準0.77倍、0.34倍、0.25倍和0.20倍。
2017年,天津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8%,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6天,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10.1%。從逐日累計濃度變化情況分析,2017年第一季度大氣污染擴散條件不利,PM2.5累計濃度達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7.5%;后期在持續的大氣污染減排和略有利的大氣擴散條件共同作用下,PM2.5濃度呈現持續下降特征,11、12月PM2.5濃度為“大氣十條”實施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從統計數據看,2013年至2017年,天津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顯著增加,從2013年的145天增至2017年的209天,增加64天。其中,一級優天數從2013年的6天增至2017年的24天,增加18天。2013年至2017年,天津市空氣重污染天數明顯降低,從2013年的49天降至2017年的23天,減少26天,重污染天氣發生率明顯降低。與2013年相比,2017年天津市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均顯著下降,PM2.5、PM10、SO2、NO2分別下降35.4%、37.3%、72.9%、7.4%;其中SO2下降幅度最大,2017年年均濃度首次降至20微克/立方米以下。
2001年以來,天津市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環境空氣的主要污染物濃度均呈現下降趨勢,特別是2013年至2017年,天津市堅持目標和問題導向,創新治污機制、提速治理進度、分解落實責任、嚴格執法問紀,針對污染特征,探索總結出一套大氣污染防治的“天津模式”,取得了極大的成績,但空氣質量距國家標準和人民期盼仍有較大差距,PM2.5、PM10、NO2等污染物濃度仍超過國家標準,大氣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大氣環境質量的改善仍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過程! 從空間分布看,5年來天津市各區域PM2.5濃度呈明顯下降趨勢,2017年各區濃度水平已經明顯低于2013年,全市PM2.5濃度分布總體差異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