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1月3日消息(記者陳慶濱)記者從天津市水務局獲悉,天津市環外各區105座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日前已全部完成,各水廠已陸續進入運行調試階段,正式投入運行后,出水主要指標將基本達到地表水Ⅳ類水平,為進一步提升我市再生水的利用效果,改善河湖水質,彌補天津生態用水緊張局面發揮重要作用。
再生水是天津生態用水的重要來源,長期以來由于天津市污水處理廠處理標準較低,出水水質普遍低于地表水Ⅴ類水平,增加了河湖污染物負荷,給河湖水質造成不良影響。自2015年10月開始,天津市出臺新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全市城鎮污水處理廠將按照處理規模執行A、B、C三個標準,其中A級標準要求出水質主要指標達到地表水Ⅳ類水平,B級標準要求出水質主要指標達到地表水Ⅴ水平,C級標準要求少數處理規模較小的污水處理廠在原處理水平上做進一步提升。為落實好新標準,天津自2016年起開始對中心城區5座大型污水處理廠和環外各區105座中小型污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改造,通過高效沉淀、膜處理工藝等技術手段,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有效提升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目前天津環外各區105座污水處理廠已經完成提標改造任務,總處理能力達到157萬噸/日,其中達到A標準的47座,占總處理能力的89.2%,達到B標準的45座,占總處理能力的10.7%,執行C標準的13座,占比不到0.1%,全市再生水處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