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2月15日消息(記者何偉奇 通訊員曾潔 鄧佳靜 徐雪亮)12月14日晚,2017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閉幕式暨“金紅棉”優秀紀錄片分享會在廣州舉行,“金紅棉”優秀紀錄片名單也正式揭曉。本屆紀錄片節促成項目意向簽約額5.19億元人民幣,創下歷年最高記錄。
本屆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共收到來自113個國家和地區的4239部/集作品,在歷經了初評、復評與終評的層層篩選共評選出了10個“金紅棉”優秀紀錄片推優項目的12部紀錄作品。其中,紀錄片《穆希》和《航拍中國·第一季》成“雙料”贏家。《穆希》不僅被授予“優秀紀錄長片”榮譽,其導演瑞娜·卡斯泰爾諾沃(以色列)和埃爾特曼·塔米爾(德國)也被推優為“優秀紀錄片導演”。評委點評說,“這部片子展現了男孩遭遇的種種矛盾,十分討喜而又溫暖人心的故事,鑄就了這部優秀的影片。主人公的勇敢、積極和樂觀為充滿沖突的世界帶來了一線希望”。
由余樂導演的中國作品《航拍中國·第一季》則同時被授予“評審團特別推優紀錄片”和“組委會特別推優紀錄片”。“優秀紀錄短片”頒給了意大利紀錄片《內心的我》,導演是斯班諾·安東尼奧,以表彰他成功地通過平凡的電影素材傳達了深遠的藝術信息。由中國、美國、非洲合拍的《極速獵殺》則以其豐富的表現力,拍出了每個生命的生死背后的力量與尊嚴,該系列紀錄片的導演為理查德·斯萊特·瓊斯和朱麗葉·金。“優秀新人紀錄片”則被頒予由拉胡爾·簡導演的紀錄片《機器》;從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提案大會走出去的《中國梵高》則榮獲了“優秀中外聯合制作紀錄片”,導演為余海波、余天琦兩父女;“優秀國際傳播中國紀錄片“則是張同道導演的《零零后》,評委點評道“該片展現了父母、社會、學校在孩子成長中產生的影響,這是跨越國界和民族差別的,也為國際了解中國文化和社會生活、傳播中國故事提供了成功的紀錄片樣品。”
此外,由齊竹泉、陳紅兵、閆維毅、李洋、潘敏、張菁、劉娜、侯珍瑪、周羿翔導演的《輝煌中國》和閆東導演的《長征》這兩部作品也被推優為2017“金紅棉”組委會特別推優紀錄片,以鼓勵它們為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做出了巨大貢獻。
今年各個機構在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達成的意向交易額比去年進一步提高,超5億元人民幣。這表明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正在加速中國紀錄片邁向國際市場的步伐,融入了國際紀錄片市場交易的系統,成為了國際紀錄片產業鏈條上不可忽視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