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韶關12月3日消息(記者鄭澍)在今天(3日)舉行的“九齡故里·圍樓始興”2017年始興縣第二屆圍樓文化旅游節開幕式上,始興縣首次面向社會各界發布圍樓保護倡議書,并與深圳市古村之友古村落保護與發展中心簽訂了戰略合作意向書。開幕式后舉行的圍樓文化論壇論壇中,業界專家、學者齊聚一“圍”,共同為“如何推動當地圍樓活化保護與鄉村振興”、“全域旅游時代如何打造圍樓旅游精品”等“問診把脈”、建言獻策。
據了解,這是繼2016年首次舉辦圍樓文化節后,始興縣再次發力圍樓文化旅游,旨在進一步弘揚、傳播始興生態和民俗文化,擴大以“滿堂圍”為代表的始興圍樓的影響力,并通過倡議書的方式呼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始興圍樓的保護與開發。
始興縣素有“有村必有圍、無圍不成村”美譽,當地圍樓風格博采眾長,樓內結構緊致精美,不乏江南庭院的溫婉細膩;圍樓選址有如徽派建筑,注重樓與自然的和諧。據不完全統計,始興縣共有450多座圍樓(含遺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共登記有249座圍樓文物,其中清代圍樓91座,民國圍樓158座,星羅棋布分布在粵北山區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其中不乏滿堂圍這樣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作為抗戰時期省委舊址而聲名顯赫的紅圍,然而大多數圍樓因各種原因保存狀況并不理想,有相當一部分因為長期無人維護而荒廢、破損甚至坍塌,保存完好的圍樓正逐年減少。
“圍樓,是先民們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是我們始興的驕傲和自豪。搶救保護圍樓,開發利用圍樓,讓圍樓再現歷史的風采,再展人文的美麗,是我們始興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此次發布的圍樓保護倡議書里,始興縣希望在保護、活化利用當地圍樓這一行動中,能有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其中,使始興的圍樓最大限度保存下來。
其實自2012年開始,始興縣就推出了保護和活化圍樓的相關措施和政策,不定期向外界推出一些保存較好的圍樓進行活化利用。在當地政府不遺余力的推介下,始興圍樓逐漸被外界所了解,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客家文化也吸引了社會各界力量,紛紛參與到圍樓的活化利用中來。目前已有部分圍樓被修繕一新,開發成為民宿客棧,“重生”后的百年圍樓展現出了新的活力。
此次倡議書同時發起了“九齡故里·圍樓始興”捐款活動。始興縣表示,社會各界所捐款項將專項用于始興縣境內圍樓保護工作,包含在不破壞圍樓歷史風貌基礎上的修復、基礎設施改造、環境治理等項目,以及推廣、活化圍樓的各類宣傳活動。所有項目的支出將在審計等有關部門監督下進行,并及時向社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