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昆明12月3日消息(記者李健飛)帕米爾高原(Pamirs)古稱“蔥嶺”,由亞洲腹地的喜馬拉雅山脈、興都庫什山山脈、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交匯而成。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在1838年被到訪的英國探險者John Wood首次賦予了“世界屋脊”的稱號。盡管具有高寒缺氧等嚴酷的環境條件,帕米爾高原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東西人群交流往來頻繁。然而,相關的人群源流歷史卻一直鮮為人知。
為探討帕米爾高原人群的源流歷史,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副院長、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亞平率領的研究團隊和新疆醫科大學教授哈木拉提·吾甫爾的團隊開展合作研究。同時,依托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的支持,中方團隊還與塔吉克斯坦科學院帕夫洛夫斯基動物與寄生蟲研究所建立了合作。聯合研究團隊對整個帕米爾高原代表性的色勒庫爾塔吉克、瓦罕塔吉克、帕米爾塔吉克和高原柯爾克孜及其周邊平原低地人群共計382份樣本進行了線粒體DNA(mtDNA)基因組測序。
分析結果顯示,帕米爾高原人群體現出東西方遺傳混合的特征。大多數混合事件發生在末次盛冰期之后。進一步分析發現,塔吉克人群與柯爾克孜人群之間存在明顯的遺傳分化。基于近似貝葉斯計算分析的結果揭示,人類移居帕米爾高原涉及多次遷移和混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通過比較平原人群的mtDNA編碼區序列,研究人員未能在高原人群中檢出受到選擇信號。
相關工作在線發表于人類遺傳學國際刊物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doi:10.1038/s41431-017-0028-8)。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支疆項目、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以及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