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寧波11月23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通訊員續大治 張黎升)“紅色小屋”,這是寧波市海曙區群眾對遍布全區建制村和社區281家“甬·志愿黨員服務驛站”的親切稱呼。該區通過固定時間、場所、人員,力推全區志愿服務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走在了浙江省前列。
“甬·志愿黨員服務驛站”的前身,是寧波市海曙區去年7月在全市創新推出的志愿服務網絡平臺,其間設置的志愿活動、微心愿認領、公益眾籌等模塊,開啟了志愿工作新模式。如何讓志愿服務從線上走到線下,發揮黨員在區域融合中的標兵作用?通過扎實的調研、試點工作,今年6月,寧波市海曙區在所有建制村、社區,充分利用便民服務中心、農村文化禮堂落實專門場地設立甬·志愿服務驛站,統一標示、統一注冊、統一管理,黨員志愿服務定人、定點、定時。
“相對城區,農村志愿服務一直是短板,‘紅色小屋’門一開,短板補齊了一大半。”寧波市海曙區古林鎮蜃蛟村黨支部書記周書芳說,黨員志愿者要做的事情可真不少。其中既有五水共治拆違攻堅等“統一動作”,還有扶貧幫困、敬老助殘、文體輔導、民事調解等。“黨員志愿者多做一些,村民要跑的路就少一些。”
為了讓城區與鄉村深度互動,寧波市海曙區還先后開展了“甬·志愿”大篷車城西行和“愛在優撫”善集公益行活動,在開展具體的服務的同時,更多傳遞了先進、完善的志愿服務理念。如71歲的老黨員嚴婉貞,是該區白云街道黨員志愿服務的“金字招牌”。前不久,嚴阿姨專程趕往公益結對的橫街鎮半山村,和黨員志愿者交流“同心圓——村社聯動項目”的開展情況,將自己十余年的志愿服務經驗傳授給了大家。
281家基層“紅色小屋”,連接著1100余支黨員志愿團隊。為了讓他們的工作有規劃、有創新,海曙區還先后建立起區級服務聯盟和指揮指導中心,加強統籌、規劃、協調、監督。他們建立起了“一聯盟、雙中心、十基地、百站點、千隊伍”的全新黨員志愿服務體系,確保運轉高效、全域覆蓋。半年來,服務驛站累計為群眾幫難解困3萬余次。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推進誠信建設和志愿服務制度化,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設立‘甬·志愿服務驛站’的目的就是通過黨員帶頭,形成人人參與志愿服務的社會風尚。”寧波市海曙區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