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杭州11月7日消息(記者李佳 通訊員徐帥)記者今天從浙江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1-10月,國家質檢總局共計發布缺陷進口汽車召回137項,浙江檢驗檢疫局轄區涉召回102項,經監管調查后實際召回責任車輛66978輛,涵蓋了進口汽車的絕大部分品牌。
目前,相關進口汽車經營者已完成缺陷召回車輛44333輛,召回完成率為66.2%。從質檢總局發布的召回項目內容來看,氣囊缺陷問題依舊嚴重,共計召回47項;其次是發動機缺陷召回29項,其他主要缺陷還涉及到制動系統、安全帶和變速器等方面。
2017年以來,高田缺陷氣囊問題持續發酵,9月中旬,大眾集團、通用集團等汽車銷售公司分別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召回486萬、252萬輛氣囊缺陷車,截至目前,全球市場因使用高田缺陷氣囊而召回的汽車產品總數已超過1.2億。針對類似汽車缺陷問題,浙江檢驗檢疫局一方面組織各分支機構不定期開展缺陷進口汽車調查,與相關經銷商確認召回車型、數量,明確消除缺陷的措施和計劃安排,多方面、多渠道收集和通報缺陷汽車召回內容;另一方面,結合“三包”監督抽查工作對轄區內缺陷召回落實情況進行后續監督,掌握缺陷消除進展、缺陷車庫存數量和維修零配件儲備情況。截至10月底,浙江檢驗檢疫局累計派出檢驗監管執法人員1100余人次,現場監管轄區經營者389家。
隨著進口汽車數量的與日俱增,缺陷汽車召回、質量投訴等事件已呈現常態化,汽車質量問題愈發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對此,浙江檢驗檢疫局建議廣大消費者,應理性看待汽車產品召回,不應簡單地將召回數量與品牌質量掛鉤。召回的增多,意味著經營者在產品生產、銷售過程中有著更多的責任擔當。另外,消費者和社會各界也應積極配合主管部門的召回監管工作,共同促進汽車市場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