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10月30日消息(記者陳慶濱 通訊員郝靜秋)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充分發揮南開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重鎮的優勢和作用,10月30日上午,“南開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揭牌儀式在該校津南校區隆重舉行。
作為專業學術研究機構,南開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立足于高起點、高水平開展全方位系統研究,依托學校優良的學術傳統和豐厚的人才資源優勢,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實行多學科協同創新,推動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精神實質、豐富內涵、重大意義等進行深入學習研究和大力宣傳闡釋。
據悉,研究院將圍繞以下重點內容開展相關工作:一是組織專家學者深入領會、準確把握,完整詮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理論闡釋,進一步彰顯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二是加強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理論支持和學術支撐;三是廣泛開展面向校內外的理論宣傳和社會服務工作,充分發揮高水平學術平臺的理論輻射和帶動引領作用,努力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做出積極貢獻;四是有計劃地開展座談會、學術報告會、學術論壇等不同形式的學術交流,并聯合其他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舉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論壇。
研究院實行院長負責制和定額席位制,通過課題招標的方式組織校內外研究人員。學校黨委書記魏大鵬、校長龔克擔任研究院院長,校黨委副書記王磊、副校長朱光磊擔任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學院黨委書記付洪、院長王新生擔任研究院執行院長。研究成員單位包括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歷史學院、哲學院、文學院、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法學院、經濟學院、商學院、旅游與服務學院、外國語學院、生態文明研究院、當代中國問題研究院等機構。研究院的學術研究人員由校內各成員單位的專職或兼職教學科研人員組成以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學科研人員為主要研究力量。研究院成立學術指導委員會,并聘請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逄錦聚,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陳晏清,馬克思主義理論專家劉景泉等為委員會委員。
研究院充分發揮南開大學作為綜合性、研究性大學的獨特優勢,堅持問題導向,著眼實踐 ,面向前沿,形成了“南開特色”。研究院堅持多學科協同,充分發揮學校學科人才優勢,整合了學校不同研究領域的專家資源,根據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工作職能設立若干個研究中心,并設立理論研究部、教學研究部、理論宣傳部;研究院堅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根本,設立教學研究部,旨在大力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著力培育新時代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積極把研究成果貫穿結合轉化到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中去;研究院在依托全國重點馬院的同時,充分聯合理論界、學界力量,通過聘請全國首批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單位一批專家學者參與研究工作,借鑒發展經驗,完善研究架構,并根據發展的需要聘請相關學術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為學術顧問,對本院的學術研究工作進行理論指導,充實本院的研究力量;研究院有相對獨立的經費和運行機制。
在當天上午的揭牌儀式暨座談會上,南開大學黨委書記魏大鵬說:“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一個重任,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是學校在新時代為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貢獻力量、更好地服務于黨和國家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舉措。我們要從增強“四個意識”的高度,全力以赴,全力推進,高起點、高水平地建設好研究院,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作出南開貢獻,讓南開真正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標桿’”。
南開大學校長龔克表示,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是黨的十九大的最大貢獻。龔克強調,南開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不跟風、不做秀,致力于扎實研究問題,是一個深入求真的研究院;研究院將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深入開展社會調查研究,是一個堅持問題導向、面向實際問題、理論聯系實際的研究院;研究院不局限于狹窄的學科邊界,追求多學科協同創新,是實踐創新、理論創新相結合的一個研究院;研究院不僅注重于科學研究,更與學生培養相結合,是一個立德樹人的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