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10月9日消息(記者賈立梁 通訊員顧建柱)記者從天津檢驗檢疫局了解到,該局通過創新“直通進區、誠信到廠”檢驗檢疫監管新模式有效提升貨物通關速度,降低企業通關費用。
天津檢驗檢疫局對進口貨物實施口岸集中查驗模式,該模式在一段時間內,對于保障口岸安全、提高監管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隨著口岸貿易形勢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對壓縮通關時長、降低通關成本等提出了需求。針對企業所需,天津檢驗檢疫局著眼天津口岸業務實際,創新推出分類監管模式,把原來的口岸集中查驗模式,分解為口岸集中查驗、區域集中查驗和直通進廠查驗三種模式。
天津檢驗檢疫局針對天津開發區內企業業務特點實施的“直通進區、誠信到廠”模式,可有效地提升貨物通關速度,降低企業通關費用,相比以前的模式,每批貨物平均節省5-7天通關時間,一個標箱平均能節省300-500元的費用。
“直通進區、誠信到廠”創新模式實現了一次查驗、即查即離,查驗完畢后,現場確認檢驗檢疫合格的,直接放行;需抽樣送檢的貨物取樣后,貨物直接進入生產企業倉庫監管存放,檢驗合格后就可銷售和使用。
“直通進區、誠信到廠”同時也實現了監管“憑信用”。對誠信企業合格放行前入廠存放的貨物等采取“信用監管”,將檢驗檢疫監管由事前、事中調整到事后,促進企業誠信經營,讓誠信企業享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