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日喀則8月14日消息(記者普布次仁)“喜迎黨的十九大·全國網絡媒體西藏行”活動,記者走訪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謝通門縣見到了皮匠次仁頓珠,身材較瘦、面龐略黑的他正緊緊的懷抱著他制作的五星紅旗。

  

  “我覺得皮是最結實的,用皮來做這面國旗,就是為了表達我祝福祖國萬歲的想法。”次仁頓珠對記者如是說。制作皮具是他祖傳的手藝,到次仁這一輩已經傳了六代人。現如今次仁組織起了村里二十來個手藝人一起辦起了合作社。有老又少,互學互助,不僅更好的將這門手藝發展和傳承下來,更是讓大伙都從中得到了經濟上的實惠。大家伙在家門口解決了就業,領上了固定的收入,次仁自己一年下來也能有十多萬的純收入。

  

  “就是有了國家的好政策,我這個合作社才做的起來。滿懷著對我們國家的熱愛和感恩,我有了做五星紅旗的想法。”為了更好的完成制作,并沒有什么文化的次仁頓珠認真查閱了許多的資料進行學習,并在了解相關標準和制作要求后按照比例精心制作了這面旗幟。

  

  據了解,謝通門縣一直致力于扶持當地傳統民族手工藝的發展,目前謝通門這一有著諸多古老技藝的地方的人們正在不斷的挖掘、創新、制造具有謝通門縣本土特色的工藝產品、旅游產品及生活用品。在謝通門縣的民族手工業一條街上,皮具制品、金銀藏刀、金銀首飾、宗教金銀銅器及金銀旅游紀念品、藏式家具等應有盡有。手工藝的發展不僅吸收著當地貧困群眾加入產業制造,致富增收,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