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日喀則8月14日消息(記者普布次仁)“喜迎黨的十九大·全國網絡媒體西藏行”活動,記者走訪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謝通門縣達那答鄉如貴村,“菌包”種植蔬菜成了當地群眾親睞的新技術。
達那答鄉如貴村村民江措的家中目前已經有300多個菌包。從今年4月份開始種植,他說:“這個技術十分方便,年輕人外出打工,我們老人在家給它澆澆水,溫度控制好了,長的很好。除了家里平時吃的,還能往外賣,到現在至少掙了一千五百多塊。”
據了解,這些“菌包”都是來自于珠峰一見則喜生物科技示范園,該科技園是謝通門縣立足資源地理優勢、緊扣精準扶貧主題實施的產業項目。目前日生產菌包10000袋、出菇400--600斤,主要生產香菇、平菇、雞腿菇、猴頭菇等19個品種。
據示范園工作人員介紹,項目先后在達那答鄉、仁欽則鄉、納當鄉、措布西鄉、達木夏鄉利用群眾空閑畜圈和暖廊進行了試種,并取得了成功,目前在達那答鄉如貴村進行了大規模種植,已培訓群眾7批次240人次,初步實現了產業扶貧到戶的目標。2016年示范園生產菌包15萬包、產值130萬元、帶動了20戶貧困戶增收。項目建成后僅基地就將帶動建檔立卡戶440戶1917人,日用工人數達1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