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成都8月9日消息(記者劉濤 實習生蘇星)9日上午,記者從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獲悉,由阿壩州防震減災局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減災所)聯合建設的地震預警系統成功預警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其中通過手機、專用終端等為成都市提前71秒預警,為甘肅隴南市提前19秒預警。
據數據表明,地震預警系統為距震中107千米的隴南市,預警時間19秒;為距震中207千米的阿壩市,預警時間48秒;為距震中207千米的廣元市,預警時間48秒;為距震中208千米的綿陽市,預警時間49秒;還為四川省廣元市、成都市、綿陽市、阿壩市、甘肅省隴南市、陜西省漢中市等6個市的11所學校提前5秒-38秒發出預警。同時,汶川、茂縣、北川還提前發布了電視預警信息,此外,預警系統還通過包括四川科技等近20個政務微博發布了地震預警信息,也為國家減災中心、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等提前預警了該地震。
地震后,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為地震部門和應急部門提供了烈度速報圖等應急數據。 四川省地震預警重點實驗室主任、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博士向記者解釋,地震預警系統分為地震監測,預警信息分析和處理,預警信息發布,以及預警信息接收和應用四個環節。而地震預警的原理,就是通過在主要地震區布設密集的(臺站間距15-20公里)地震預警監測儀(烈度儀),在地震發生時,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傳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壞之前,通過手機、微博、應急廣播和專用接收終端等,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為用戶提供地震預警警報,民眾就可以據此及時避險減少傷亡,重要工程也可緊急處置,以減少經濟損失和次生災害。
記者通過電話采訪到了家住汶川縣的許先生,徐先生表示,當時和妻子正在看新聞,突然電視畫面彈出了一個對話框,框里寫著“四川九寨溝正發生地震,汶川將有震感,請做好避險準備,地震還有多少秒到達”的字樣,自己也聽到了警報,就立即和妻子躲進了衛生間避險,沒過一會兒,就感受到了明顯震動。 王暾博士表示,地震預警仍然有盲區。所謂預警盲區,是指臺站接收到地震信息,發出無線電預警信息時,地震橫波已經抵達的區域。當然,盲區半徑越小,收到預警信息的人就越多。目前,我國的地震預警盲區為20公里左右,在地震預警盲區方面,優于日本。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全國31個省份的市、縣地震部門合作建設的地震預警網該地震預警網覆蓋面積達220萬平方公里,占我國人口密集的多震區面積的90%,也已經持續為多領域和多行業提供地震預警服務。并且已成功預警蘆山、魯甸、康定等38次破壞性地震,沒有一次漏報、錯報。”王暾博士表示, 但從總體上看,地震預警信息接收仍是“軟肋”。雖然我國地震預警網已覆蓋6.6億人口,但能夠真正應用地震預警信息的人口不到2%。
王暾博士表示,地震預警是社會工程,減災所在地震預警領域所取得的成果是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支持下取得的,是社會各界的積極支持和共同參與下取得的。減災所希望在地震預警領域實踐中國地震局提出的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形成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的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新格局。具體的,希望中國地震局與地震預警領域的社會力量的典型代表——減災所形成合力,充分利用我國已建成的覆蓋我國地震區人口90%的地震預警網,保障我國地震安全。 記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地鐵已安裝了地震預警服務系統。
編輯:
劉拓拓
關鍵詞: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