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拉薩7月19日消息(記者普布次仁)今日上午,西藏自治區召開草業、奶業、牦牛、綿羊四大產業發展推進會,會議旨在搶抓機遇,深入推進西藏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大做強高原特色農牧業產業。
據了解,會議期間西藏各地市將圍繞草業、奶業、牦牛、黃牛改良、象雄細毛羊等內容進行交流發展。與此同時,來自區內外的專家將圍繞產業發展提出意見建議。
西藏自治區農牧廳黨組副書記、廳長 杜杰在會上介紹:“2004年以來,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按照“優勢區域、優勢產業、優勢資源、優先發展”和“區域集中、規模做大、質量提升、效益提高”的基本思路,把發展農牧業特色產業作為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大力推進農牧業特色發展,初步形成了七區七代農牧業發展格局,為扎實推進高原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奠定了良好基礎。”
據了解,2016年西藏全區天然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為44.7%,鮮草產量9115.1萬噸,比實施《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前的2008年增長13.8%。天然草原進一步恢復,草產品初步形成了初步形成了生產、加工、儲運、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全區改良奶牛存欄59萬頭,奶產量逐年大幅增長等。根據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西藏自治區農牧廳成立了青稞、草業、牦牛、奶業、藏豬、綿羊六個產業專項推進組,先后召開了產業發展推進會,旨在搶抓機遇,深入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大做強西藏高原特色農牧業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