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南京7月15日消息(記者楊守華 江蘇臺繆鵬程)交通文明治理應“以物育人、以物化人”。近年來,江蘇省宿遷市城市交通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果,快遞三輪車“三統一”管理、道路停車多年免費、曾經遍布大街的載客三輪車在市區絕跡,一切成果背后,都與城市管理者“以物育人、以物化人”的管理理念密切相關。
快遞三輪車作為城市快遞配送最后一公里的主要運輸工具,是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宿遷街頭,記者發現這里的快遞三輪車規格統一,每輛車身上均標有編號。記者在宿遷市交警部門了解,在全國多地禁摩限電的背景下,宿遷相關部門并沒有采取“一刀切”的方法簡單處理,而是從扶持快遞行業發展出發,推出“三統一”管理模式。宿遷交警支隊秩序科民警王勇柱介紹:“三統一管理就是統一車輛外觀,我們要求每個公司只允許一種顏色一種車身,不允許五花八門,統一尺寸,這個尺寸不是我們定的,國家郵政總局有一個行業規定,第三個就是統一編號,車頭車尾都有五位數編號。”
為解決快遞企業和快遞小哥們的后顧之憂,也為其他交通參與者提供安全保障,宿遷交警支隊還組織快遞企業和市區多家保險公司溝通協商,為納入“三統一”管理的快遞三輪車購買第三方責任險。“難度是非常大的,保險是一種責任,是一種風險,最后定下來每年一輛三輪車是600塊錢,最高賠付額20萬。”王勇柱表示。
在宿遷城區,記者發現道路兩旁路段和道板上機動車停放有序,卻幾乎看不到一個停車收費員,經過求證記者了解,宿遷道路停車已經實行多年的“免費制”。宿遷市市長王天琦介紹,不收費不等不于不管理,不收費是為了讓市民覺得自己的守法成本很低。而隨著機動車的數量增長,宿遷政府部門還為解決城市停車難的問題作出多種嘗試。“當然除此以外呢,這個我們還做了很多嘗試,想必你們也去看,就是我們機關庭院的開放機關庭院的開放,那個空間是讓市民停車的,現在也不收費。”
幾年前,宿遷街頭小巷隨處可見電動載客三輪車,當地人稱之為“大花轎”,2015年,宿遷市出臺政策,市區全面禁止此類車輛行駛,王天琦說,“人好管、車好扣”,可政府部門還得考慮,這些載客三輪車的從業者何去何從。王天琦表示“車主他有的確實是家里困難怎么辦,那么我們想得很周全,我們就為了這個大花轎的轉崗,我們至少開了五次大型的招聘會,由政府組織的,還真的有很多人就找到了崗位,找到了他更滿意的崗位。”
找到工作崗位,可家中的三輪車怎么辦?王天琦說,政府想辦法將從業者的損失降到最低,“他的大花轎怎么辦,那個大花轎我也花了幾千塊錢,有的更貴,有的要花上萬,我們幫他賣掉。我們找專門的市場合作,然后舉行拍賣會,幫他們以合適的價格把不再營運的大花轎全部賣掉,幾管齊下這種處理老百姓是很服氣。”
王天琦市長說,城市交通文明建設不能靠“大兵壓境”,歸根到底還是“以物育人、以物化人”:“總之我們認為管理是手段,但是沒有基礎設施的完善,這個城市的各種文明,他的成果是難以鞏固的,只有基礎設施建設的到位了,能夠順應這個市民不斷提高的各種需求,那么這種文明建設的成果才能不斷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