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7月4日消息(記者桂園)在新一輪援疆中,山東省援疆指揮部采取“總部示范工廠+衛星工廠”的生產組織形式和1+X的產業布局模式,把工廠建在家門口,讓廣大農民真正實現就地就近就業的愿望,探索出了新的產業援疆新路。
新一輪援疆以來,山東在對口支援的喀什地區疏勒、英吉沙、岳普湖、麥蓋提4縣。針對當地群眾不愿離家就業的現狀,山東省創造性地提出建設“農村產業社區”。以中興手套項目為代表,采取“總部示范工廠+衛星工廠”模式,鼓勵企業把工廠建在群眾家門口,并配套建設幼兒園、食堂、便利店等生活服務設施,打造群眾就地就近就業、適齡兒童就地就近入托的新型農村社區。農民進廠前,企業組織培訓,對考核未過關的,企業還將培訓送到田間地頭,通過考核的人員,企業會安排在就近的工廠上班。這一模式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熱烈歡迎,一批批農村青年走出家門,走進工廠,在家門口實現了華麗轉身,成功的模式很快在四縣區推廣鋪開。隨著一個個產業援疆項目的落地,一批又一批受援地的農民穿上工裝,走進現代工廠,成為當代產業工人,在家門口實現了就地就近就業增收,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不僅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改變了傳統觀念。
記者來到山東援疆企業英吉沙縣中興手套廠在該縣芒辛鄉建立的衛星工廠,10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內坐滿了正在熟練操作縫紉技術的維族女村民,如今在衛星工廠上班的農民已經熟練地掌握了手套的縫制技術。據了解,中興手套項目落戶英吉沙縣之后,已建成總部工廠、培訓中心和17個衛星工廠,實現用工3000多人。參照中興模式,山東援疆指揮部引進的伊絲路汽車坐墊、霞菲服裝針織、萬象服裝、海麗仟木等17家勞動密集型企業已經在4縣鄉村落戶布點,帶動當地就業9400人,這一模式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并得到了推廣。
在麥蓋提縣山東援疆企業新疆五征綠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30多歲的維族兩兄弟都在五征公司建設的萬畝現代農業示范園開拖拉機,兄弟倆告訴記者,他們在這里工作已經兩年半了,在這里打工,一個月能掙2000多元錢,而且離家也不遠,工作之余還能照顧家里。像他們一樣在五征公司產業園區工作的村民還有200多名。
山東省援疆指揮部把產業援疆促就業作為援疆扶貧的主渠道,發揮自身產業優勢,重點引進紡織服裝、農副產品加工、商貿物流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積極探索推廣當地群眾樂于接受的“農村產業社區”就業新模式,有效破解了“招工難”與“就業難”并存的困局。同時,注重引進紡織服裝、農副產品加工、商貿物流等勞動密集型“短平快”項目,山東如意紡織、中興手套、阿里果果農產品加工、青島即發集團服裝加工等勞動密集型項目相繼落戶喀什地區,取得了“就業一人,改變一家,帶動一片,安定一方”的良好效果。
正是由于有了這一既符合企業發展需要又符合群眾就業愿望的模式,大批企業帶著訂單紛至沓來,錦繡針織、依絲路坐墊等57家勞動密集型企業紛紛落戶。如今,山東共引進產業援疆項目121個,直接解決就業6萬余人。產業援疆成為山東援疆的一個品牌,產業項目數量和投資規模占據了新疆整個產業援疆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