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6月14日消息(記者周洪 通訊員田思倩)軟件公司銷售經理呂先生跳槽到同類公司后,原公司認為他違反了《競業限制協議》,應該承擔違約責任。前不久,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判決,呂先生向原公司返還補償款并支付違約金合計20余萬。
銷售經理跳槽 原東家要求履行競業限制義務
力克系統(上海)有限公司(下稱力克系統公司)與賽趨科軟件(上海)有限公司(下稱賽趨科軟件公司)均為自貿區內企業,力克系統公司專門從事軟件開發與銷售業務,賽趨科軟件公司則從事軟件的銷售業務。
2011年7月,呂先生受雇于力克系統公司,并通過努力慢慢坐上了銷售經理的位子。在呂先生正式入職前,力克系統公司的人事經理就拿著一份《競業限制協議》給他簽署,約定他因有機會接觸公司機密,將來如果離開公司,在規定期限內不得從事或經營同類業務,也不得到與公司有競爭關系的同類企業工作。并在附件當中具體列出了一些不得受雇的單位,但并沒有把賽趨科軟件公司列入其中。
2014年7月10日,呂先生向力克系統公司提出辭職。20天后,與力克系統公司有競爭關系的賽趨科軟件公司聘用呂先生為本公司中國區銷售總監,授權其代表賽趨科軟件公司與案外公司簽署租賃合同。
呂先生原以為自己跳槽成功,不料在8月8日離職當天,他收到了力克系統公司人事經理寄來的電子郵件和快遞,明確要求自己在6個月內履行競業禁止義務,不得入職賽趨科軟件公司。力克系統公司隨后根據協議規定,按月向呂先生支付了3個月的補償款,總計5萬余元。呂先生認為力克系統公司單方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便在8月11日寫信拒絕了該要求。
法院判決:跳槽員工賠償原公司20余萬
因不服仲裁裁決,力克系統公司于是將呂先生、賽趨科軟件公司起訴至浦東法院。力克系統公司認為,呂先生違反了入職時簽署的《競業限制協議》,要求呂先生返還已支付的競業限制補償款,并支付3倍于補償款的金額作為違約金。同時,要求賽趨科軟件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呂先生認為,力克系統公司要求員工簽署《競業限制協議》是為了免除自身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故約定無效。呂某入職時力克系統公司并未在協議附件中將賽趨科軟件公司列入其中,離職時卻加入賽趨科軟件公司,對協議進行了單方修改,屬擅自擴大競業限制范圍。因此,他認為自己沒有違反協議,不應支付違約金。
賽趨科軟件公司稱自己并非協議簽署方,力克系統公司要求承擔連帶責任缺乏合同和法律依據。
浦東法院一審審理后認為,《競業限制協議》經雙方簽字確認,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對雙方均有約束力,應屬合法有效。呂先生由力克系統公司跳槽至與其有商業競爭關系的賽趨科軟件公司工作,這種行為顯然違反了《競業限制協議》,故判決呂先生按照約定返還已收到的競業限制補償款,并向力克系統公司支付違約金,總計約20.4萬元。同時,駁回力克系統公司其余訴訟請求。
力克系統公司與呂先生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維持了原審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