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桃江:扶貧村的土雞有“身份證”
央廣網益陽6月7日消息(記者鄧文輝 益陽臺記者劉豐 周丹 通訊員盧靜 詹薇)6月5日,在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松木塘鎮關山口村,益陽市扶貧工作隊隊長孫瑞科向記者展示已經打包好的“關山土雞”,這些“關山土雞”已經養殖1年多,每只大約3斤多,即將被送往北京的大酒店。
這些綠色的外包裝盒上寫著:“來自貧困山區的純生態散養土雞”。孫瑞科介紹,“別小看了這些土雞,它們可是個個攜帶身份證的。”原來每只“關山土雞”的腳上都套了一個綠色二維碼腳環。消費者可以通過掃二維碼了解土雞出生、養殖場地、養殖戶、養殖時間及屠宰檢疫等信息。天潤關山養殖合作社理事長彭拳卷介紹,“身份證就是讓消費者吃到真正土雞的最直接的憑證。”目前這些土雞市場價是70元一公斤,銷往長沙、北京等地。
關山口村是省級貧困村,山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4畝,村里勞動力以外出打工為主。扶貧工作隊隊長孫瑞科說,剛進村時,關山口村人均耕地不多,雖然有山林面積11800畝,可是大多是石頭山,不適合發展筍竹兩用林等產業;由于地勢原因,村里也不適合發展水產業。
如何真正讓扶貧工作變“輸血”為“造血”?益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佑才和副市長李偉掛帥指導,多次實地考察調研。在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村里結合實際,引進益陽天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天潤關山養殖合作社。為了給彭拳卷一個寬松的創業環境,村里協助其流轉了200多畝山地,并給予政策上的幫扶。“中央一直說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的理解就是改變供給。”孫瑞科說。就這樣,“關山土雞”應運而生。2016年3月,基地開始籌建選址,5月正式養殖。2017年3月,規模發展到2萬多羽只,產值達到80多萬元。
村里采取“公司+基地+貧困戶+村級集體”的模式。“散養在山里,養足10個月以上,基地免費提供雞苗,并高價收回,還有補貼。”今年年初,當村支書文日昌在村里宣布“關山土雞”的運營模式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幾個月來每天到村民服務中心找他咨詢的村民絡繹不絕。貧困戶劉迪便向文日昌要了300羽的計劃。“不光貧困戶可以領養,村民也可以。”文日昌解釋他們的這個政策,由基地提供雞苗,村民按照基地要求飼養,基地負責回收。養殖10個月以上的雞回收時不低于40元一公斤,1年以上的不低于44元,而且每回收一只雞補貼貧困戶20元,普通村民補貼10元每只,這樣最大程度確保了貧困戶和集體經濟收入保本增收。為此,劉迪算了一筆賬,300只雞一年下來至少收入1萬5以上,還不算賣土雞蛋的錢,年底實現修葺房子的愿望基本沒問題。目前,村民領養“關山土雞”的計劃已經超過50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