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6月4日消息(記者劉華棟 劉穎超)在地處沂蒙山區的山東沂南縣,從縣城向北大約十幾公里,有個擁有400多年歷史的小山村。清泉環繞,翠竹叢生。從明朝以來,人們就在這里繞泉而居,“竹泉村”的名字由此而來。竹泉村的村民們世代以務農為主,許多老人一輩子沒出過遠門兒。誰也想不到,他們到了六七十歲的年紀,竟然能戴上“工作證”,按月掙起了工資。
甫進竹泉村景區的大門,就見到一位精神矍鑠的大爺左手提著塑料桶、右手拿著長夾子在旅行團游客參觀的間隙忙著做保潔。不時遇到相熟的工作人員,他就停下腳步,交談幾句。我們一打聽,得知他叫趙明來,今年61歲了。從祖輩起就一直生活在竹泉村,直到幾年前村里整體開發搞旅游才遷出去。景區招工優先考慮村里的人,他就來應聘當了保潔員。
“我之前就是在家種地掙點兒錢,一共四畝多地,收入很少。現在好了,通過咱這個景區開發,我們都跟著沾光了。我在這里打掃衛生,一個月兩千多塊錢,這在以前根本想不到。(活兒累嗎?)不累。逢年過節人多的時候稍微累點兒,平常不太累。現在再出去打工,歲數大了人家也不要了。在這打掃衛生挺好的,一年在兩三萬塊錢上,這個年齡掙這個錢很知足了。”
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也不耽誤種地。不愿到景區打工的,就在附近開個小賣部、小旅館,沾景區客流量的光也能有增加不少收入。這受到了廣大村民,特別是上了年紀的村民的一致好評。但在2008年景區開工建設之前,卻有很多村民并不看好。山東龍騰竹泉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曉說,竹泉村的自然資源和風土人情之所以能得以保留,有賴于地理環境的封閉,但這同時也導致了經濟的落后。
“之所以這么好的資源能保留下來,就是因為這個村貧窮。當時整個村人均收入每年不足4000元。而貧窮跟臟亂差、衛生習慣都是相關的,牛羊都在這里,泉流水渠就成了排污溝。本來好好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沒有很好地開發利用起來。”
為解除村民的后顧之憂,開發商先是在村子旁邊建起了高標準的新型農村社區,村民可以不花一分錢,直接用舊房置換新房;同時盡最大可能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用工時優先考慮以本村及附近村民。村民們除了打工賺錢,按勞取酬,還可以從土地租金中獲得一筆不小的收入。崔曉介紹:“村里的這片竹林,包括山上種的板栗、果樹都是我們租賃老百姓的,地還是他們種,果實收入也歸他們,但是這個承包地的錢我們給。”
目前,竹泉村景區的工作人員有半數以上來自周邊村鎮。年輕、有知識的人可以做導游、做行政,上了年紀、沒有文化的就做環衛、做保安。還有一些掌握草編、紡線、織布等技能的老人被專門聘請到景區工作,既是一種原生態的展示,生產出來的工藝品也供銷售。
78歲的莊富蘭大娘是周遭村里唯一還會紡線的,就被特聘到景區工作:“景區開發九年了,我在這兒干了8年。一個月工資600。當時因為別人沒會干紡棉紗線這個活兒的,就把我從支部調過來。你像我這么大年紀,在家兒也沒事兒。活兒也不累,就是個表演。在這兒不孬,沒想到能掙工資。”
而她的三兒媳婦范廣珍則在不遠處的煎餅坊負責攤煎餅,每月能掙到2000元錢,比外出打工高出不少。“打工近了,不用出去打工了。(收入跟以前比起來呢?)肯定比以前多,頭幾年才幾百塊錢,我這兒烙煎餅每個月2000。”
目前竹泉村的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24000元,是旅游開發前的6倍。村莊環境也得到了極好的修復和保護,竹林郁郁蔥蔥,清泉石上流淌,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之首。
從竹泉村向西再走16公里,就來到了沂蒙紅色影視基地。這里原本是沂南縣常山莊村,是紅嫂“乳汁救傷員”的真實發生地,至今仍原汁原味兒地保留著茅草房、石板路、大槐樹等山村舊貌。景區開發時,先是給村民在旁邊修好新房子整體搬遷,然后對古村進行保護性修復。目前,這里既可以作為影視拍攝場景,已經拍攝過《沂蒙》《斗牛》《紅高粱》等170多部影視劇;同時,又售票開放給游客參觀,成為一處別具特色的游覽景區。
基地的開發給村民們在種地打工之余又提供了新的賺錢機會:到劇組打工,當群眾演員或者打雜做劇務。60歲的陳鳳東說,他每年在影視基地都能打上兩三個月的短工,負責搭景。“工資就是小工一天80,大工一天120,一天還管三頓飯。還有我老伴兒在這里打掃衛生,一個月1200,一年下來能比原來多掙1萬多。”
而在基地的游客服務中心,幾位婦女正圍坐在一起手工編織草編包。其中最為年長的聶紅荷已經81歲了,但是學得最快、編得最好。她說在這里做活兒既能掙錢,又能有人聊天解悶兒,著實不孬。“我是一看就會啊,我學得最快,他們就叫我學會了再去教別人。我閑不住,閑在家里沒事干,在這里干點兒活,人多說個話還能聊天。(一個月能掙1000?)可以。生活改變了,生活好了。”
老區發展旅游扶貧,紅色資源、綠水青山是先天優勢,而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旅游接待水平較低是現實困境。突破現實困境,老區在行動。
臨沂對原有的“紅色”和“綠色”資源進行整合再造,將旅游開發和異地扶貧搬遷相結合。目前旅游收入已經占到全市GDP總量的16%,其中紅色旅游、鄉村旅游占了很大比重。臨沂市委書記林峰海表示,帶領群眾脫貧必須轉變觀念,過去革命老區的窮山惡水放在今天加以保護、開發就是就是優質的旅游資源,就是綠水青山、金山銀山。“旅游扶貧面廣量大,帶動貧困戶的形式多樣,效果非常好。扶貧這個實踐也可以看出來,綠水青山就是群眾致富的金山銀山,把這個資源利用好,通過綠色產業就可以實現群眾致富。”
同是革命老區的太行山革命老區則借助原有的農業資源,發展觀光農業,助力扶貧。
農民下平川,老板進深山,初夏的左權縣山區,坐落于群山掩映間的鱻淼葡萄莊園已是郁郁蔥蔥。鱻淼葡萄莊園負責人石華萍介紹,莊園就是撂荒地,開荒山建立的,目前已經形成了以葡萄種植、葡萄酒釀造、葡萄酒銷售、包括葡萄采摘,包括旅游觀光為一體的三千畝酒莊。莊園采取是“公司+基地+農戶”生產模式,農戶以土地入股參與種植,苗木、技術管理則由莊園統一提供,產品提前簽訂收購訂單。
“員工方面,長期雇傭的有六十七個工人,其中有二十多個是管理人員,剩下的四五十個是長期管理土地、庫房的;平時比較短期的臨時性的工人也比較多,大概有兩千余人次。一個莊園就解決了周圍農村一百多人的勞動力。”
目前的鱻淼葡萄莊園已經成為集采摘、生態觀光旅游、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特色精品莊園。石匣鄉三家村孫師傅每天都坐著公司的班車,來上班。
“旅游人多,葡萄起來了,采摘,提著小籃子,人比較多。(你家住在附近嗎?是,在這個地方打工,離家又近,活兒又多,男人可以干一年,所以我就常年在這里。現在我一個月能掙兩千多塊錢。”
“莊園經濟”區別于傳統農業的重要一點就在于其規模性。目前山西省左權全縣已經發展生態莊園257處,這些莊園的用工80%以上來自周邊的貧困村,常年用工2600多人,年人均收入2萬元。而季節性用工也達到7600人,年人均收入1萬元。
中國社科院貧困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國寶認為,沂南和左權作為革命老區,不是以短期的、殺雞取卵的方式來開發旅游資源扶貧,而是具有可持續性,值得借鑒。
“臨沂這個類型可值得借鑒的就是,它不是簡單地利用當地的旅游資源,而是對原有旅游資源,(包括紅色的和綠色的旅游資源)的整合和再造,事實上是放大了當地旅游資源的優勢和扶貧效應。呂梁的情況可能更具有普遍意義,主要做法是在原有的旅游資源的基礎上,通過農業產業園的開發,來發展生態旅游、農業旅游、觀光旅游、休閑旅游,就有可能形成一種農業產業開發和旅游服務結合的旅游扶貧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