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天津口岸谷物進口有增有降
2016-10-19 15:39: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天津10月19日消息(記者賈立梁 通訊員霍祥云 劉光旭)記者從天津檢驗檢疫局獲悉,截至今年10月中旬,天津口岸共進口谷物580余萬噸,同比下降10%,貨值達22億美元,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德國等近20個國家,涵蓋了玉米、燕麥、大豆、高粱、大米、小麥、大麥等多個品種,各品種進口量有增有減。其中,玉米的進口7萬噸,同比增長340%;燕麥進口6萬噸,同比增長10%;大豆進口達520萬噸,基本與去年持平;高粱進口13萬噸,同比減少67%;大麥進口2.3萬噸,同比減少79%;大米進口2.4萬噸,同比減少31%;小麥進口30萬噸,同比減少23%。
天津口岸谷物進口量有增有減,既有國際大宗貨物價格變化的因素,也有國內供求變化的影響。一方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降低刺激了國內的進口。2016年,玉米進口價格同比下降近一半,進口量從1.6萬噸激增至7萬噸;大豆進口價格同比下降9%,價格優勢明顯,且產油率較高,保持了其穩定的進口量。另一方面,國內供求關系變化,影響國外谷物的需求。近年來,國內燕麥消費量年均10%左右的增漲速度,增加了燕麥的需求,從而燕麥進口量有所增長;國內糧食產量12連增,小麥、大米等谷物供應充足,且價格降低,減少了進口需求,致使小麥、大米進口量下降;國內玉米價格下跌,玉米使用量增加,減少了高粱、大麥等粗糧的需求,致使其進口量減少一半以上。
谷物在百姓膳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為保障進口谷物的安全,天津檢驗檢疫一方面發揮把關職能,對進境大宗谷物的裝卸、運輸、入庫過程均加強監管,采取嚴格措施對發現問題的谷物進行檢疫性處理,防止檢疫性雜草擴散傳播,保障口岸生物安全;另一方面,提升科學計重能力,精準計重大宗貨物,嚴防“缺斤短兩”,保護企業財產安全。
編輯:劉拓拓
關鍵詞:天津
作為先農大院三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時光·春意》五大道系列畫展第三季將于2016年10月21日起在臨展空間舉辦,此次展覽也是竇洪偉、竇士萍伉儷第三次與先農大院合作,舉辦繪畫展覽。
2016-10-19 12:37:00
近日,天津檢驗檢疫局郵檢辦事處工作人員在普郵查驗現場截獲97只活體蜘蛛。單次截獲活體蜘蛛數量之大,在天津郵檢口岸尚屬首次。
2016-10-19 11:39:00
10月23日,作為第三屆天津國際歌劇舞劇節的延展單元,譚盾將率領廣州交響樂團來津,在天津大劇院音樂廳為天津觀眾帶來一場高水準的音樂會。
2016-10-19 11:39: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