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九鐵路通車20年 托起沿線經濟騰飛夢
2016-08-31 10:33: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濟南8月31日消息(記者劉穎超 通訊員付德水)1996年9月1日,京九鐵路通車運營,從此我國形成京廣、京九、京滬三條大動脈呼應南北的態勢,為緩解運能緊張狀況起了重要作用,也為鐵路沿線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南下打工、下海經商、出口經濟……這些與京九鐵路的開通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下月,京九鐵路將迎來通車20周年的日子,記者走進隨著京九鐵路誕生的聊城火車站,沿線企業、政府、旅客細述20年的變化。
20年前,京九鐵路山東段10個縣市中9個不通鐵路,9個縣市均屬經濟欠發達地區,人均年純收入最低的只有1700元。作為農業主產區,聊城沒有鐵路,大量的農產品、工業品、日用品運不出去,日常需要的物資,也運不進來。“那時候,大蒜爛到地里,兩毛錢一斤也沒人要,當年有個口號,要像支援劉鄧大軍過黃河一樣支援京九鐵路建設。”曾任聊城市京九鐵路籌建副總指揮兼籌建組長的閆庭琛,現年83歲高齡的他參與了京九鐵路建設籌劃的全過程。
“京九鐵路開通當天‘鑼鼓喧天’、‘人山人海’,很多老人一輩子沒見過鐵路,讓家人推著地排車也要趕到現場摸一下鐵軌。”回憶京九鐵路當年通車的場景閆庭琛仍然很激動。“火車一響,黃金萬兩”,有了京九鐵路這條客貨運大動脈,聊城莘縣、陽谷等地農田里的蔬菜水果可以運送到北京的市場上,鋼材、鋁材等工業產品可以輸送到阿克蘇等地, 拉動了地區交流。聊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作人員亢德智介紹說,交通方便合作企業也越來越多,投資逐年增長。聊城市經濟生產總值由1996年的196.34億元人民幣,上升至2015年的2663.62億元,可以說京九鐵路掀開了聊城經濟大發展的序幕。
今年47歲的張玉革,是聊城付樓站的一名車站值班員,說起這20年京九的成長,張玉革說感觸最深的是列車速度越來越快了。開通20年京九鐵路經歷五次大提速,列車運行速度由每小時70公里提高到160公里。開行直通旅客列車從1996年的7對增加到2016年的74對,增加67對,日均發送旅客由634人次至31885人次,形成了連通北京、上海、廣州、西安、重慶等全國較大城市的鐵路交通網。聊城市把交通區位優勢與生態旅游資源相融合,聊城旅游接待人數從1996年的126.3萬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962.7萬人次,創建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運河古都、水滸故地、阿膠之鄉、溫泉勝地等一批旅游品牌家喻戶曉。
據了解,京九高鐵、濟鄭高鐵項目工程可行性報告正在編制和評審。京九鐵路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鐵路工程之一,正在悄然變化著,未來將跨入高鐵時代,同20年前京九鐵路開通一樣必將加速了區域經濟的融合發展和經濟區間的溝通聯系,將再次托起沿線經濟的騰飛夢。
編輯:劉拓拓
關鍵詞:山東
記者從鐵路部門獲悉,9月中旬,備受各界關注的徐蘭高鐵鄭徐段即將開通運營,列車運行圖也將進行適度調整。
2016-08-26 17:10:00
近日,山東威海檢驗檢疫局在對韓國入境旅客攜帶物進行檢疫查驗時,截獲3箱、重15公斤的非法攜帶入境新鮮魚翅、海參、鮑魚等水生動物產品。
2016-08-26 15:42:00
近日,青島檢驗檢疫局從自日本入境的一批郵寄物中截獲8盆帶土植物——苔蘚“微景觀”,
2016-08-26 11:17: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