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標簽”制度或成新型壁壘 影響農產品出口
2016-08-24 15:09: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寧波8月24日消息(記者杜金明 通訊員潘云娣 胡鵬翔)寧波檢驗檢疫部門發布消息說,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英國、日本、法國、美國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開始立法或出臺專門政策,逐步用法律、政策或標準等手段在食品農產品企業中推廣碳標簽制度。以目前趨勢來看,碳標簽完全有可能成為全球性的產品標識,進而成為進出口貿易中的又一種新型壁壘。
發達國家相繼推出“碳標簽”計劃
所謂“碳標簽”,是為了緩解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廣低碳排放技術,把商品在生命周期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產品標簽上用量化的指數標示出來,以標簽的形式告知消費者產品的碳信息。自2007年英國推出全球第一批加貼碳標簽的產品以來,國外關于碳標簽的討論就不斷涌現,并相繼有12個國家的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開始了這方面的推廣活動。例如日本已于2011年4月開始實施農產品碳標簽制度,要求擺放在商店的農產品必須通過碳標簽,向消費者顯示其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由此日本成為第一個實施碳標簽制度的國家。美國、瑞典、加拿大、韓國等國家近年來都相繼推出類似的碳標簽計劃,以此普及“低碳”觀念,引導消費者更青睞低碳農產品,逐步“排擠”高碳農產品。不僅如此,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和零售業巨頭如沃爾瑪、樂購等也已逐步實施或計劃實施綠色供應鏈體系,對農產品的生產和流通環節的碳足跡進行測量并要求加貼碳標簽?梢灶A見,盡管目前我國的出口農產品尚未被強制要求加貼碳標簽,但是由于這一制度對消費者選購低碳標識農產品的引導作用明顯,因此必定對進口高碳農產品的需求造成較大影響。
“碳標簽”制度對農產品出口影響將逐步顯現
當前發達國家正在努力設立各種碳標簽制度,立法或制定嚴格的低碳排放標準,對外國商品準入進行限制,形成所謂的“低碳壁壘”。隨著農產品碳標簽制度的不斷推進,一方面碳排量普遍較高的國內農產品企業的落后技術不得不淘汰,許多企業不得不支付高昂成本向發達國家購買先進技術,另一方面出口的農產品也不得不順應發達國家的要求,對產品進行碳認證、加貼碳標簽等,企業成本將大幅上升,而產品競爭力則會相應降低。
另外,碳關稅壁壘也在逐漸形成。在2007年法國提出了“碳關稅”以后,2009年美國眾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計劃于2020年開始對進口的碳排放密集型產品征收“碳關稅”。一旦“碳關稅”全面鋪開,中國高能耗的工業品和農產品將首先成為課稅對象,而貿易摩擦也將不可避免。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稱,如果碳關稅全面實施,中國制造將可能面臨平均26%的關稅,而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
農產品出口企業應早作打算
我國已是世界第五大農產品出口國,但包括寧波地區140余家農產品企業在內,90%以上都是碳排放較高的中小企業。同時農產品出口結構不合理現象突出,寧波地區蔬菜、水產品等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占出口主導地位,而這些都被認為是具有“高碳”特征的農產品,在出口貿易中更容易遭遇低碳壁壘。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相關農產品出口企業應有清醒的認識,提早采取措施,主動應對。一是要積極進行低碳技術革新。出口農產品企業須重新思考企業自身發展思路,充分認識自身的減排重點和潛力,集中力量對生產的關鍵環節進行技術改革,積極采用低碳技術和設備切實降低碳排放;二是要關注低碳足跡認證。有能力的農產品出口企業應積極實施碳足跡評估,推進節能認證或低碳認證,提高企業及產品的低碳競爭力;三是大力開拓國外新興市場。目前我國農產品出口市場過度依賴歐美、日韓市場,而這些地區基本都已開始實施碳標簽制度,因此必須大力開拓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與我國農產品有很強互補性特征的市場,以多元化出口策略分散發達國家碳壁壘帶來的風險。
編輯:劉拓拓
關鍵詞:浙江
今年年初,為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寧波市出臺降本減負“35條”。如今,降本減負“35條”已初見成效。
2016-08-24 11:21:00
《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分類評價管理改革辦法(試行)》今天發布,今年下半年開始,普通本科高校試行分類評價管理辦法。
2016-08-23 16:57:00
近日,一批來自西班牙的有機葡萄酒在經寧波檢驗檢疫局保稅區辦事處檢驗合格后順利進口。該批有機葡萄酒重量達6000余升,貨值約1.4萬美元,為寧波口岸首次進口有機葡萄酒。
2016-08-23 14:00: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