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輸液禁令落地:臨床實踐中避免“一刀切”
2014-09-01 10:17: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央廣網合肥9月1日消息(記者王利 通訊員馮立中)8月18日,安徽省衛生計生委公布了一份53種不需要輸液的疾病清單,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這份清單是如何出臺的?如何確保實施到位?如果患者執意要求輸液該怎樣應對?
四成患者接受輸液
2013年9月至11月,安徽省開展了第五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并在國家要求的樣本量的基礎上做了較大擴增,共在36個縣(市、區)入戶調查60678人(城市30597人、農村30081人)。調查結果顯示,調查地區居民的兩周患病率為22.8%,共計13818人,其中32.7%的人(4519名患者)到醫療機構就診,輸液治療的比例為39.6%,即近四成患者就診時進行了輸液治療。其中,在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輸液的比例分別為44.1%和42.3%。
此前,該省對一家三甲醫院的調查顯示,近50%的患者(家屬)曾主動要求輸液治療,為避免是否輸液當然不可一概而論。”吳振宇說,53種常見病、多發病雖然不是急危重癥,但疾病存在動態演變過程,看似平常的小病也許潛伏著危重并發癥,是否輸液要由臨床醫生綜合病情后作出決定。
這意味著,在緊急、特殊情況下,這53種疾病可視情況采用靜脈輸液治療,但應在處方或病歷上予以說明。
把輸液納入監管指標
對于如何加強對醫院輸液的監管,吳振宇說:“醫院對醫師不合理輸液情況,不能僅僅采取處罰措施,如扣獎金、罰款等,還要通過教育、培訓,讓醫務人員樹立起合理用藥的理念,規范輸液。”
據悉,安徽省衛生計生委正在制定針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監管和績效考評機制,屆時將把醫療機構抗菌藥物使用和門急診靜脈輸液管理情況納入監管和考核指標。一旦發現問題,將及時通報并督促改進。醫療機構的績效考核結果將與醫療機構負責人收入掛鉤。
有人擔心,“取消輸液會影響醫院的經濟效益”。吳振宇說,今年年底,安徽作為改革試點省將醫療糾紛,有40%的醫師滿足了患者的要求。
臨床實踐中避免“一刀切”
此次出臺的通知,確定了53種無需輸液治療的常見病、多發病,其中內科疾病24種、外科疾病18種、婦科疾病7種、兒科疾病4種。通知要求,臨床醫師今后治療上述疾病患者,一般不采用靜脈輸液,確需輸液的應附情況說明。
安徽省醫政醫管處副處長吳振宇說,如果有些患者對此不理解,主動要求輸液,醫生首先要予以解釋和勸說,幫助其了解相關知識和政策,說服患者放棄輸液,選擇口服藥物;面對一再堅持的,可作為特殊情況在處方上說明理由,并讓患者簽字。
面對這份清單,有網友認為,官方發布的這份清單對指導患者就醫有參考價值,值得收藏;業內專家認為這份清單比較嚴謹,符合醫學科學規律。但也有人擔心,這份看起來有些“一刀切”的清單,是否會對醫生的診療產生干擾?
“治療53種常見病、多發病,在通常情況下不采用靜脈輸液,但患者病情輕重不同,也有個體差異,進一步深化醫改,全面啟動城市公立醫院改革,省級和市級公立醫院也將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公立醫院將不再依靠銷售藥品獲得收入維持運轉,因此,減少或取消輸液對醫院的經濟效益不會有大的影響。
編輯:王家樂
參與討論
我想說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