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貴州省委決定 全省組織學習文朝榮先進事跡
2014-05-19 10:52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央廣網貴陽5月19日消息(記者陳屹)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河鎮彝族苗族鄉海雀村黨支部書記文朝榮,通過20多年鍥而不舍、持之以恒帶領群眾,斗荒山,戰貧困,綠化荒山上萬畝,將全村13400畝荒山從風沙四起的“和尚坡”變成了萬畝林海,價值超過4000萬元,森林覆蓋率達到70.4%,創造了海雀人吃上“林業飯”的奇跡,村民親切地稱文朝榮為“老愚公”。5月16日,中共貴州省委作出決定,號召全省開展向文朝榮同志的學習活動。
文朝榮生前曾任畢節市赫章縣河鎮彝族苗族鄉海雀村黨支部書記。1971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2年3月至1982年2月任海雀村黨支部副書記,1982年3月至1995年12月任海雀村黨支部書記,2000年1月至2014年2月被聘為海雀村黨支部名譽書記。2014年2月11日,文朝榮同志因積勞成疾醫治無效不幸去世。
中共貴州省委決定通知說,文朝榮是貴州農村黨支部書記的杰出代表,是全省基層干部學習的楷模,是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面鏡子。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攻堅克難、造福子孫。
畢節試驗區建立以前,海雀村生產生活極其困難,家家戶戶缺穿少吃,在文朝榮帶領下,全村沒有一人逃離家園,而是下定決心,改變貧困面貌。畢節試驗區建立之初,海雀村一片荒山,森林覆蓋率只有5%。為了鼓勵全村群眾種樹,文朝榮同志帶頭扎進荒山溝壑,渴了就喝山旮旯里的水,餓了就吃冷洋芋,在條件極其艱苦、環境極其惡劣的情況下,一天接著一天干,一年接著一年干,通過20多年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努力,全村13400畝荒山從風沙四起的“和尚坡”變成了萬畝林海,價值超過4000萬元,森林覆蓋率達到70.4%,被全國綠化委員會評為“全國綠化千佳村”,創造了海雀人吃上“林業飯”的奇跡,文朝榮同志被村民親切地稱為“老愚公”。文朝榮提出“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養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糧”的思路,使海雀村走上了“植樹—種草—養畜—種糧”的發展之路。經過20多年的接力奮斗,海雀村從畢節試驗區建立之初到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從33元增加到5460元,貧困人口從730人降到250人,人均占有糧食從107公斤增加到318公斤,人口自然增長率從13‰降為2‰。如今的海雀村草木蔥蘢、流水潺潺、小樓掩映,村容整潔、環境優美,廣大村民豐衣足食、生活寬裕,是貴州大山深處的美麗鄉村。
文朝榮同志大公無私、率先垂范。為了控制海雀村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他讓自己的大兒子帶頭執行獨生子女政策。困難時期村民吃不上飯,他賣掉自家的牛、豬換來糧食送給極貧戶。國家下撥救濟糧時,不僅自己不要,還勸說自己的親戚不要。在推行良種良法解決吃飯問題時,一些村民沒錢買種子,他就自己掏錢買種子送給大家。有村民想開荒種地,為了保護綠色屏障,他主動把自家的地送給村民種。文朝榮同志直到去世前,每天還堅持義務巡山護林,20多年來,海雀村萬畝林楊從未發生過一次火災,沒發生過一次偷盜行為。他一生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艱苦樸素、克己奉公”的諾言。
貴州是全國扶貧開發的一個主戰場,貧困面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迫切需要一大批像文朝榮同志這樣的優秀干部,扎根基層,實干苦干,解決好貧困落后、石漠化和官僚主義等“四風”問題,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省委要求,全省上下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和指導蘭考縣委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遠學焦裕祿,近學文朝榮”,進一步提振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進一步提高推動工作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通知要求,全省黨員干部要以文朝榮同志為榜樣,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樹立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觀,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以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以為民務實良好形象和無私奉獻優良作風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牢牢把握貧困落后主要矛盾和加快發展根本任務,守住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始終保持一種“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斗志和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勇氣,艱苦奮斗、長期奮斗、不懈奮斗,大力建設環境美、精神美、產業美、生態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努力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要學習文朝榮同志勤政為民、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大公無私、率先垂范。以文朝榮同志為鏡,努力做文朝榮同志式的好黨員、好干部。
通知要求,貴州各級各地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廣泛開展好向文朝榮學習的活動;宣傳文朝榮的先進事跡,要宣傳到基層、宣傳到黨員、宣傳到群眾,切實發揮先進典型弘揚正氣、振奮精神、示范引領和凝聚正能量的作用。
編輯:李逢靜
參與討論
我想說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