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劉希婭:整合課程促進義務教育綜合改革
2014-03-09 09:51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央廣網重慶3月9日消息(記者劉湛)全國人大代表,重慶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在“兩會”上提交“課程整合促進義務教育綜合改革”的建議,既為學生減負,也提高學生的實踐性、創新性。
“現在小學課程門類繁多,國家、地方和學校自身的10多門課程分布在每周五天,對6至12歲的學生來說,名目太多,負擔重,書包重。”劉希婭說,由于課程門類多,分科細,老師如果要全部專職化,就要擔任許多班的教學工作,這樣和每一個孩子接觸的時間就少了,學生學習效果并不好。除了門類多,課程設置也比較僵化,各學科內容也存在交叉重復的現象,甚至同一學科的不同年段也有重復。這種現狀導致學生在校時間被擠得滿滿的,效率卻不高,所以有的孩子會覺得負擔重或者不愛上學。
因此她建議,通過課程整合促進義務教育中管理方式、教研方式的改變,特別是教育教學環節的改變,以課程整合推動義務教育的綜合改革,因為課程是教育諸多元素中的核心元素。“對小學來說,五六門課程足夠了,可以按照類別劃分和各學校實際進行課程歸并整合,形成新的課程體系。”劉希婭說。
重慶謝家灣小學近年就進行了先行的教育改革。原有的10多門課程被整合為閱讀與生活、數學與實踐、科學與技術、藝術與審美、運動與健康5門課程。劉希婭說,閱讀與生活,整合了語文、品德與社會、英語、生活藝術等,老師和孩子有了自主處理課程的空間和自由。
她介紹,課程整合后不僅沒有降低國家要求的課程標準,沒有減少課程時間,還給了孩子們更多選擇性、創新性和實踐性的學習空間和平臺。“學生們上午就進行以國家課程為主的基礎性學習,下午就是個性、特長、綜合素質發展,或選修感興趣的社團活動。”劉希婭說,現在學生們下午4點左右放學,比以前提前了一個小時左右。
對于課程整合的方式,劉希婭也有具體的建議。一方面是學科內的縱向整合,同一學科不同年段的內容有些分布不科學或者內容重復,可以進行整合。還有小學跨學科之間的整合,比如語文、品德與社會,很多素材都是相似或者相同的,可以整合達到兩個學科兼有的課程目標。另一方面是老師和教材的整合。她認為,小學教育不能夠以教材為中心,不能用書擋住孩子的視線,要更多發揮老師自主開發課程的功能,老師和教材要能夠整合。
編輯:夏可欣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