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6月3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高雪霏)六一兒童節之際,各品牌兒童服裝的營銷攻勢紛紛打響,特別是進口嬰童服裝近年來受到了消費者的熱捧。那么進口嬰童服裝的質量安全情況怎么樣呢?
今年1月1日到5月底,上海海關共對1478個貨物批的進口嬰童服裝實施抽樣送檢,查出不合格331批,不合格率為22.4%。主要不合格項目為色牢度、繩帶、附件抗拉強力等。
這些不合格項目事關嬰幼兒及兒童健康安全,風險隱患不容忽視。據了解,兒童服裝繩帶導致兒童窒息死亡的事件屢有發生,海關人員利用假人對服裝繩帶的危害進行了情景模擬,衣服上過長的繩帶被卡在滑梯、衣柜或車門處時,會導致兒童由于無法掙脫而窒息。色牢度差的產品其脫落的染料和重金屬離子有可能對皮膚造成刺激。兒童特別是嬰幼兒容易出現手、口接觸所穿服裝的情況,一旦服裝的染色牢度差,就可能通過唾液、汗漬等途徑將化學染料及整理劑轉移到兒童體內,從而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而附件抗拉強力不合格是指附著在服裝上起連接、裝飾等作用的部件縫紉強力不足,易被嬰幼兒抓起吞咽而導致窒息傷害。
此外,部分品牌進口嬰童服裝不合格率高。上海海關發現部分中高檔品牌的進口嬰童服裝質量也不盡如人意,不合格率超過40%,遠超上海口岸同期進口嬰童服裝平均不合格率,上海海關已針對相關情況開展了風險布控,下一步將充分運用大數據加強對高關注度產品的風險管理力度,用大數據實現安全,用大數據實現便利,用大數據實現安全與便利的高度有機融合。
上海海關提醒,在家長為孩子選購服裝時,還應注意貼身衣物的內置標簽,以免對孩子的皮膚造成刺激,在衣服顏色上,最好選擇淺色的純棉衣服,買好的新衣服,清洗過一次再穿,避免掉色對孩子健康造成危害。此外,服裝中的含有裝飾性亮片和亮珠容易脫落會造成吞咽的風險,因此,也不建議購買此類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