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oo950"><tr id="oo950"></tr></sub>
  • <u id="oo950"></u>

    1. <u id="oo950"></u>

      <track id="oo950"></track>
      央廣網

      【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寧波慈溪:“三無”村莊的新風貌

      2018-06-11 09:10: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寧波611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杜金明)寧波慈溪市崇壽鎮傅家路村有一幢兩層建筑,如果不是二樓外墻上寫著“文化禮堂”四個大字,還真以為這是一家小型博物館。

        禮堂內設有鄉風文明館、三北學堂、民族文化館及民俗生活館。這里的展品也很有意思,有早年江南農人用的蓑衣、斗笠,有茶壺炊具,嬰兒搖車,有民族服飾;亦有村莊歷史沿革、村規民約。這里所有的展品都是村民自愿捐獻的老物件,雖然不見得值錢,但足見富裕起來的農民對文化生活的渴求,對舊時生活的追憶。件件器物上都回蕩著鄉音,都寫著鄉愁,這里讓村民們“身有所棲,心有所寄”。

        

        村民們說,自從有了這個文化禮堂和相關配套設施,村里打麻將混日子的人少了,健身、唱曲、練書法、爭當好媳婦、爭做好鄰居的“文化人”“文明人”多了。文化禮堂的建設者自然是全體村民,但有一個重要的牽頭人是60歲的村黨委書記陳沸沸。

        十幾年前,傅家路村是出了名的“無資金、無資源、無特色”的市級貧困村,2006年被組織委以重任擔任村黨委書記的陳沸沸因此自稱“三無”書記。住著別人的房子,過著舉債的日子,頂著貧困村的帽子,陳沸沸一上任就意識到這個書記不好當。

        “當時鎮黨委找我時,說實話我是不太同意的,基層工作太繁瑣,不好干。陳沸沸說,后來還有不少村民也找他,他才同意只干三年,然后走人。

        其實老陳當年還是小陳的時候就當過傅家路村的書記,而且時間不短,從1985年干到1996年。只不過那時的傅加路村還是只有1300多人的小村。2000年前后,原傅家路村和周邊的四個村合并成新的傅加路村,一下就成了擁有5400本地人口和4700多外來人口的萬人“大村”。

        2006年,陳沸沸辭去崇壽鎮水站站長的職務,來到傅家路村上任。“辦公的桌子、椅子都是從鎮上拿過來的,辦公房也是向村民租的。”老陳當時的想法就是既來之則安之,不能辜負組織的信任。當時村集體只有10萬塊錢,他決定再向鎮里借50萬元,發展集體經濟。雖然順利拿到了錢,但到底怎么花還是要開會征求村民意見。遇到不同的聲音,老陳就跟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戶做工作。

        

        陳沸沸接受記者采訪

        后來,靠著剛到村時鎮里的50萬元借款,通過農貿市場出租、標準廠房出租發展物業經濟,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不斷增加。到了2009年,老陳跟組織約定的3年任期到了。

        “我覺得我的事還沒干完,組織也希望我繼續干。”老陳說,當年傅家路村并沒有摘掉貧困村的帽子,他決定繼續干下去。那時候,陳沸沸已經有了明確的工作思路:利用政策要資金,利用項目改面貌,利用創建求發展。

        “每年省市下發的 ‘一號文件’我都會研究它、熟悉它。”老陳說,在政策上一定要下功夫研究,利用政策要資金,利用政策要項目。憑著這股勁,老陳硬是在2010年把傅家路“貧困村”的帽子徹底甩掉了。到了2013年,傅家路村的目標是建設美麗鄉村,現在的傅家路村是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特色村。

        幾位在文化禮堂二樓活動室打柔力球的村民說,村里不少做小五金生意的家庭,人均收入都在5萬元左右。現在傅家路村的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也超過了200萬元。

        

        物質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也要“富裕”。2013年,浙江省率先啟動了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陳沸沸抓住時機,第一時間做通村民的工作,當年9月就把文化禮堂建起來了。在禮堂籌建過程中,陳沸沸切身感受到村民們對文化生活的渴求。

        “120戶人家自愿捐了300多件器具,我心里很感動。說明我們富裕起來的農民,需要文化,精神上的也好,健康上的也好,需要文化禮堂這個陣地。”談起幾年前的事,陳沸沸仍難掩感動。他說,禮堂開放的前一天傍晚,一位80多歲的老人,把一把茶壺送到他的手上。“這個茶壺其實不是很好,已經破了。但是一個80多歲的老人親自送過來,我很感動,這個茶壺一直到現在都放在一樓的展覽區。”

        

        村里的4700多外來務工人員中,有苗族、布依族、土家族、壯族、侗族、彝族等18個少數民族580多人。“作為本地人,一定要包容。文化禮堂要體現文化的融合,在這里不但要看到當地的傳統文化印記,還要看到民族融合的印記,讓在這里打工的外鄉人同樣能找到歸屬感。”在禮堂二樓的民族文化館,陳列的18套少數民族服飾和各類民族器物,代表了老陳的“初心”。他說他一直記得,苗族小伙吳通文特意回到貴州老家取來他們的民族服飾送到禮堂。這些事最終堅定了老陳要辦好文化禮堂的決心。

        為了增加人氣,讓這個文化陣地真正發揮作用,陳沸沸想方設法增加文化活動場地和文化活動設施,建設了一個占地20余畝的文化公園和包括親水平臺在內的占地10畝的農民廣場,辟有文化廣場、燈光籃球場、健身路徑、休閑公園等場所。從此,草根文化在這里發芽,文明鄉風在這里鋪陳。

        崇壽鎮文化干部馬國能說,無論是農民廣場牌樓上老陳精心設計的對聯“藍圖匯四方五千村民著彩筆幸福聚六合三百紅日耀家園”,還是文化禮堂內他用心編寫的“村至上,民為大,公在先,家是根……”228字《村規民約》,都是陳沸沸書記將孝道文化、家國情懷融為一體的基層治理理念。

        

        “書記有公心,班子無私心,黨員無派心,全村一條心。”這句話老陳說了不知多少次,他說給老百姓辦事,必須具備這“四心”。有利于大多數群眾的事要辦,有利于公益的事要辦,有利于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事要辦,“這樣就基本能做一個合格的村支部書記了”。老陳說。

      編輯: 鄭皓月

      【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寧波慈溪:“三無”村莊的新風貌

      寧波慈溪市崇壽鎮傅家路村有一幢兩層建筑,如果不是二樓外墻上寫著“文化禮堂”四個大字,還真以為這是一家小型博物館。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韩国理论_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播放老_久久男女性高爱潮免费网站色欲_99re6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2. <sub id="oo950"><tr id="oo950"></tr></sub>
    3. <u id="oo950"></u>

      1. <u id="oo950"></u>

        <track id="oo950"></track>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奇米 | 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757 | 色吧福利视频导航 |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码 | 婷婷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