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鐵路局開展沈吉、長圖線水害搶險 央廣網長春7月14日消息(記者于中濤 通訊員李淑娟)7月13日以來,吉林省中部地區普降大暴雨,局部出現特大暴雨,沈陽鐵路局管內的沈吉、長圖線部分區段遭受水害,嚴重區段水漫線路、道床被沖空,造成途經旅客列車大面積晚點。特別是圖們至北京的K216次旅客列車受阻于吉林西站至馬相屯站間,口前站運轉室、機械室及信號設備被淹沒,四間河鐵路橋2號橋墩被沖傾斜,3號橋墩被沖走…… 為確保旅客運輸安全,沈陽鐵路局提前啟動防汛抗洪應急預案,及時向全局運輸單位發布災害性天氣預警。水害發生后,局長張海濤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揮搶險救援。局黨委書記湯曉光坐鎮調度中心統籌指揮,局領導班子成員分赴防汛抗洪重點地區靠前組織。全局運輸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發揚連續作戰、不怕疲勞的精神,全面落實汛期安全風險防控措施,全力應對今年最強降雨襲擊。 該局實時掌握天氣動態,密切監視線路區段雨量、衛星云圖雨情變化、現場水害水損情況,科學實施調度指揮,果斷采取分級預警、線路封閉、列車中轉接續、迂回運行等措施,截至14日13時,停運普速客車5列、迂回運行9列,主動防范水害給列車運行安全造成的威脅,努力把水害給旅客出行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同時,注重關鍵處所的隱患排查整治,建立重點防范的橋梁水位觀測記錄,并安排人員死看死守;對高堤深塹、隧道口、擋墻護坡、排水設施進行“記名式”排查,對隱患部位實施重點看守看護;針對長時間持續降雨,極易導致路基下沉造成線路幾何尺寸不良等隱患問題,組織工務系統干部職工采取“手拉手、雙確認”的方式,及時排查處置,確保隱患排查整治到位。 在沈吉、長圖線水害現場,現場救援組、旅客乘降組織組、后勤保障組第一時間到位。工務、電務、供電等部門單位迅速摸清水害導致的線路、設備損失情況,及時調配大量搶險人員、機械、路料等投入到搶險救援。吉林工務段500多名干部職工全力清除線路倒樹、路基淤泥、搶修水損道岔等,吉林電務段、供電段攜帶電纜、電桿、檢測儀、熔接機等應急物資,清除機械室內半米多深的淤泥,搶修通信區間光電纜,積極恢復電力供應。 受強降雨影響,吉林省內部分高速公路封閉或限行,大批旅客涌向鐵路。同時,由于部分旅客列車晚點,導致部分車站滯留旅客增加。該局萬余名客運職工連續奮戰在工作崗位上,特別是吉林、延吉、圖們等車站對進站、安檢、檢票等重點部位加強疏解引導;通過廣播、電子顯示屏向旅客滾動播報列車開行動態信息,候車大廳工作人員手持喇叭,隨時向旅客發布有關資訊;在天橋、地道、步行梯、電梯等部位設專人把守;組織愛心服務隊,做好老弱病殘孕等重點旅客候車進站。同時,各相關車站開放所有售票窗口,免費為旅客提供“退改簽”車票服務,引導旅客合理安排行程。吉林、長春等客運段組織干部職工冒雨涉水登上各次晚點列車,全力做好旅客服務、安撫和乘降工作。沈鐵雙瑞餐飲公司組織車上使用防洪餐料,并根據實際情況緊急進行途中補充餐料、就地采購食品,確保了晚點列車餐料、食品的供應充足。 受水害影響,圖們至北京的K216次列車被困在吉林西站至馬相屯站424公里288米處,車上共有旅客877名,由于滯留時間較長,很多旅客出現情緒急躁等情況。列車長組織列車乘務人員第一時間深入到每節車廂,逐一向旅客解釋因水害導致列車晚點的情況,安撫旅客情緒,解答旅客問詢,有效緩解了旅客急躁情緒,保持了車內秩序穩定。列車滯留期間,部分旅客攜帶的食物逐漸減少,餐車乘務人員連夜熬制了600余份大米粥,第一時間送到旅客手中。一些旅客動情地說:“在這個時候,你們送來的熱乎乎的大米粥太及時了,鐵路人太好了!” 同時,沈陽鐵路局與當地政府配合,緊急調配20輛客運汽車,及時轉移被困列車上的旅客。在轉運旅客過程中,吉林客運段、車務段組織70多名科室干部投入現場疏導轉運的組織工作。為確保旅客轉運安全,他們在乘降臺階及路基上方鋪放棉被防止旅客下車時滑倒,在每個車門處安排5名干部進行安全防護,對重點旅客采取接扶、背抱等方式妥善安置到客運汽車上。截至11時45分,車上877名旅客已全部安全轉運至吉林站,辦理退票或換乘其他列車。目前,受水害影響的部分列車上的旅客和車站滯留的旅客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沈吉、長圖線多處水害區段搶險救援工作正緊張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