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6日消息(記者王啟慧)2020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874萬人。當前正值高校畢業生求職擇業的關鍵時期,受經濟下行壓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高校畢業生求職困難增多,就業形勢復雜嚴峻。近日,教育部發布《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多措并舉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為畢業生打造網上就業大市場

  在疫情沒有得到有效緩解之前,教育系統暫停舉辦各類高校畢業生現場招聘活動。充分利用部、省、校三級聯通的就業網絡體系以及社會招聘網站,聯合舉辦“2020屆高校畢業生全國網絡聯合招聘——24365校園招聘服務”活動(24小時365天招聘活動),建立嚴格的信息審核機制,確保招聘單位及崗位信息真實準確。各高校要及時發布畢業生學科專業及生源信息,多渠道主動聯系用人單位。

  各地各高校要加快建設“互聯網+就業”智慧平臺,豐富和完善線上業務辦理相關功能,加快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招聘網站鏈接與信息共享,鼓勵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通過網絡進行供需對接。積極推動實行網上面試、網上簽約。利用網絡為留學回國畢業生提供便捷的學歷學位認證服務,做好相關就業信息服務。

  此外,要開發、共享一批線上就業創業精品課程和就業創業講座視頻,方便畢業生點播觀看。匯總發布各地各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匯編及就業創業網站等信息,方便畢業生查閱使用。

  多渠道促進畢業生就業 增加升學深造機會

  《通知》要求,促進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各地各高校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組織好“特崗計劃”“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以及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招聘,并及時發布調整后的筆試面試時間等信息。聚力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引導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到現代農業、社會公共服務等領域就業創業。

  落實好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考研加分等優惠政策。建立校企合作對接平臺,在重點區域、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要領域中加強人才供需對接。深入挖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造的就業機會,充分利用平臺經濟、眾包經濟、共享經濟等新經濟形態平臺,支持畢業生以新就業形態、靈活多樣方式實現多元化就業。會同有關部門落實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加強創業平臺建設,舉辦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鼓勵和支持更多畢業生自主創業。

  積極引導大學畢業生參軍入伍;加大高校畢業生補充教師隊伍力度,招錄更多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學、幼兒園特別是到急需教師的高中和幼兒園任教,落實應屆公費師范生全部入編入崗,補齊缺口滿足發展需要;持續推送大學生到國際組織實習任職。

  此外,要增加畢業生升學深造機會。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主要向國家戰略和民生領域急需的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集成電路、軟件、新材料、先進制造、人工智能等相關學科和專業學位類別傾斜,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高校傾斜;擴大今年普通高等學校專升本規模,主要由職業教育本科和應用型本科高校向產業升級和改善民生急需的專業招生,向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生物醫學工程類和預防醫學、健康服務與管理、應急管理、養老服務管理、護理等專業傾斜。

  拒絕歧視 畢業生就業權益要保障

  《通知》指出,各地各高校要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就業歧視,在教育系統招聘活動中,不得發布拒絕招錄疫情嚴重地區高校畢業生的招聘信息,嚴禁設置性別、民族等歧視性條件和院校、培養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限制性條件。加強對學生的就業安全教育,嚴密防范招聘陷阱、就業欺詐、“培訓貸”等不法行為,并配合有關部門予以打擊。

  各高校需嚴格遵守就業簽約工作“四不準”要求,即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鉤,不準以戶檔托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簽訂虛假就業協議,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確保數據真實準確。教育部將委托第三方對就業信息進行核查,對發現的弄虛作假情況,依法依規對相關責任人員嚴肅問責。

  適當延長畢業生擇業時間。各地各高校可視情況適當延長就業簽約時間,及時為已落實工作單位的畢業生辦理就業手續。配合有關部門引導用人單位推遲面試和錄取時間,對延遲離校應屆畢業生推遲報到、落戶等時限。要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做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信息銜接和服務接續工作,為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持續提供就業服務。對離校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可按規定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兩年,并為落實單位的畢業生按應屆畢業生身份及時辦理就業手續。

  舉辦湖北專場網上招聘活動 加強重點群體就業幫扶

  《通知》提出,要擴大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在湖北高校招募規模。配合有關部門,增加中央基層項目在湖北高校的招募計劃。更大力度擴大湖北省普通高校專升本招生計劃。舉辦面向湖北高校以及湖北籍學生的專場網上招聘活動,高校要協調用人單位適當延長招聘時間、推遲體檢時間、推遲簽約錄取。

  同時,高校要全面掌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身體殘疾等畢業生情況,實行分類幫扶和“一人一策”動態管理,優先推薦崗位。加強思想教育和就業心理輔導,有條件的地區和高校要開通就業心理咨詢和就業幫扶熱線,疏導畢業生就業焦慮情緒,緩解就業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