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3日消息(記者劉一荻)記者今日(3日)獲悉,為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大力發展技工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于2019年7月10日發布了申報2019年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北京市首席技師工作室的通知,面向全北京市范圍內的技師工作室,組織開展項目推薦申報工作。近日,經專家評審,北京市評選出了包括公共營養師、品酒師、假肢師在內的10家新的首席技師工作室和6家重點資助工作室,其中重點資助工作室每家將獲得40萬元的資助。

  據了解,自2012年起,北京市開始組織市級首席技師工作室評選活動,緊密圍繞高精尖產業發展、城市運行服務,以及改善民生等重點領域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充分發揮高技能領軍人才在帶徒傳技、技能攻關、技藝傳承、技能推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術技能創新成果和絕技絕活代際傳承機制,通過加強工作室項目建設,加快培養精通專業理論知識、掌握精湛技藝技能的高技能領軍人才,為技能成才拓寬成長通道。

  截至2019年底,北京在高端裝備制造、電子通信、交通運輸、城市運行服務等重點行業領域建成140家市級首席技師工作室,主要開展帶徒傳技,實施技術技能革新成果和絕技絕活的應用推廣,組織參加技術培訓、技術攻關、技術協作、技術研修等工作。近年來,通過在生產實踐中“傳、幫、帶”,共培養技術骨干1.2萬余人,培養高技能人才8000余人,完成人才培養創新項目300余項。

  值得注意的是,首席技師工作室還發揮團隊優勢,結合企業實際,進行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和技術項目引進,開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研發攻關活動,累計進行技術革新改造800余項,技術發明200余項,技術專利150余項。同時,整合專家、技術和技能優勢,加強技術攻關、技術改造與創新能力,縮短了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進程。五年來,各首席技師工作室共開展經驗技術推廣活動1600余次,組織各類技能競賽720余場,召開交流研討會1100余場,對加速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據北京市人社局統計,北京首席技師工作室創造的直接經濟效益已達到2億余元。同時,各工作室還開展多種形式的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通過崗位培訓、技術研修等方式,全方位促進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北京市人社局公布“2019年北京市首席技師工作室名單”和“2019年北京市重點資助的首席技師工作室名單工作室名單”(央廣網發 北京市人社局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