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26日消息(記者王晶)隨著“無障礙出行”理念的普及與應用,無障礙設施在越來越多的場所被搭建,同時也廣受關注。

  近日,北京市政府印發了《北京市進一步促進無障礙環境建設2019-2021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在今天(2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工作組副組長、北京市殘聯黨組書記郭旭升就此方案展開解讀,并表示今年年底前將開展北京市無障礙設施排查,確保盲道幫“盲”,逐步增加無障礙公交車。此外,商超、醫院、公園、學校等公共場所無障礙設施改造將成為下一步工作重點。

  據悉,這次無障礙環境專項行動歷時兩年多,重點分三個階段展開。

地鐵上的愛心座位和無障礙設施(來源:東方IC)

  首次開展全市范圍無障礙環境提升 歷時兩年多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為便于殘疾人、老年人、兒童、傷病員等全社會成員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關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獲得社區服務所進行的建設活動。既包括硬件設施的無障礙,也包括信息交流和服務的無障礙。

  郭旭升介紹,本次行動首次由北京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成立了由北京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北京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共同擔任執行組長、34個委辦局、16個區領導組成的工作組。這是首次開展北京全市范圍無障礙環境提升,在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任務的同時,其他區域和行業領域也要開展專項行動。

  此外,本次行動首次建立無障礙信息化臺賬,結合北京全市無障礙環境摸底調查,建立覆蓋全市的無障礙設施點位臺賬,形成信息化、常態化、精細化的上賬銷賬管理,保障無障礙設施納入城市精細化治理體系,并為推進手機導航、電子地圖等無障礙信息服務奠定基礎。全市統一的“北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信息管理系統”也于今天上線試運行。

  據記者了解,這是北京市首次開展全市范圍內的無障礙環境專項提升行動。

  盲道將全面排查 確保盲道幫“盲”

  一直以來,無障礙設施被閑置、占用、損毀情況時有發生,無障礙設施不規范、不到位、不系統的問題依然存在。為了確保殘疾人出行真正無障礙,北京市將全面排查盲道設置狀況,研究盲道設置規范,該修復的修復、該建設的建設,確保盲道幫“盲”。

  記者注意到,按照要求,有臺階的人行道、人行天橋及地下通道將按標準設置滿足輪椅通行需求的無障礙坡道、無障礙引導標識;人行橫道兩端設置緣石坡道,配置過街音響提示裝置。

  城市交通無障礙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行動方案還要求,地面公交逐步增加無障礙公交車,實現城市無障礙公交車配置率達到80%。要確保現有無障礙公交車標識清晰,坡板、輪椅固定裝置有效使用。同時,升級完善導乘信息系統,努力實現公交車內外使用語音和字幕報站。加強公交站臺無障礙改造,完善進出站臺緣石坡道、盲道。

  不僅如此,軌道交通車站內外的無障礙標識系統也將優化。無障礙電梯、升降平臺、無障礙衛生間等設施加強維護。同時,優化軌道交通車站無障礙設施與周邊無障礙設施的銜接。對已備案的公共停車場、配建停車場和駐車換乘停車場,須按規定比例和標準就近設置無障礙停車位,并在顯著位置設置標識。

  商超應配適合乘坐輪椅人士的購物車

  對于商場超市餐廳,方案要求,有條件的大中型商場超市,應合理配備適合乘坐輪椅人士的購物車,設置無障礙購物引導標識;鼓勵有條件的餐廳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

  方案提出,北京市的各類公共服務場所應依據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優化無障礙通道,實施出入口坡化處理,設置低位服務設施、無障礙電梯、無障礙衛生間(無障礙廁位)以及用于無障礙信息交流的語音、字幕、標識等無障礙設施。

  對于政務服務窗口、賓館酒店、醫療機構、學校、銀行、文化體育休閑場所、公園景區綠地廣場等10類場所的無障礙設施建設,方案分別提出了要求,也提出了鼓勵內容。方案要求,政務服務中心應在建筑物入口或顯著位置設置樓內示意圖,在重要信息提示處設置語音播報、電子顯示屏等。

  對于賓館酒店,方案要求按照相關標準,按1-2%比例設置無障礙客房,連鎖型快捷酒店應至少設置1間能夠方便乘坐輪椅人士住宿的客房;鼓勵引導旅游住宿預訂網站及手機應用程序(APP)增加無障礙住宿設施信息內容;二類以上公共廁所應設置獨立的無障礙衛生間,其他公共廁所應設置無障礙廁位。

  居住區建筑出入口應設無障礙坡道

  各類公共服務場所也將按照可達性、便利性原則,對無障礙設施進行完善和改造。

  具體來說,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應設置無障礙衛生間,社區醫療機構應設置無障礙廁位,各類醫療機構的室內通道應設置無障礙扶手,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配備手語導醫服務。

  校園無障礙環境建設上,各類學校普通教室根據實際需求配置供乘坐輪椅學生使用的課桌;主要教學及生活用房所在建筑內至少設置一處無障礙衛生間或廁位。具備條件的公園、A級以上封閉式旅游景區及大中型廣場、綠地,還應設置無障礙游覽路線圖及無障礙設施位置圖。

  此外,居住區無障礙改造將納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和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中統一實施,居住建筑出入口應設置無障礙坡道和輪椅回轉空間。具備條件的老舊住宅樓可按有關政策加裝電梯。居住區內便民服務場所應設置必要的無障礙設施。

  年底前將建臺賬 修訂相關條例

  方案中提到,今年12月底前,北京市殘聯將牽頭建設全市統一的“北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信息管理系統”,編制《北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標準化圖示圖集》。

  “明年年底前,北京各區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將完成對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無障礙設施未能有效使用問題的整改,對無障礙設施損毀、應建未建等問題進行整改,切實做到應改盡改。”郭旭升表示,2021年年底前,重點解決無障礙設施不規范、不到位、不系統的問題。

  對于日常督查,方案提出,北京市工作組辦公室按季度通報各區政府、各行業主管部門工作進展情況。完善與12345市民服務熱線聯動機制,暢通無障礙設施問題的投訴舉報渠道。發揮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志愿者、殘疾人及社會組織等方面作用,形成監督合力。

  關于具體整改,郭旭升談到,2019年底前要摸清底數,2020年重點問題整改,2021年重點整體提升。

  在積極推進《北京市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條例》修訂工作方面,方案提出,要研究推動制訂符合國家標準和北京市要求的無障礙環境建設管理地方標準。有針對性地加強重點領域從業者培訓。鼓勵企業參與無障礙產品和技術的研發、生產,推動無障礙智慧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