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17日消息(記者 高藝寧)在剛剛過去的第一季度,國內電影票房再次超越北美,但另一方面,三四線城市票房占比同比下滑,票房增速放緩。
“靠往年這種高速的影院終端增速拉動中國電影大盤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在16日舉行的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發行與營銷論壇上,藝恩創始人、CEO郜壽智如是說。在與會嘉賓們看來,電影節行業下一個增長點,不能靠人口紅利和跟風復制,而是需要電影人借助數據和理性,精耕細作,從存量空間中要發展機會。
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發行與營銷論壇4月16日舉行。(央廣網記者 高藝寧 攝)
論壇上,嘉賓們還以電影大數據分析為基礎,結合電影口碑內容,從傳統院線發行、視頻平臺發行、新媒體移動端發行等角度,共同探討了未來中國電影市場中渠道化發行與營銷新趨勢。
影片口碑評價被更多觀眾列為首要考慮因素
郜壽智結合數據分析了2019年電影宣發新趨勢。據他介紹,從終端的消費熱情來看,第一季度呈現大規模人次的倒退。整體分布中,三四五線城市較往年首次出現拐點。“這也反映出當下所謂影院下沉或是人口紅利,背后面臨阻力。”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電影觀眾呈現出一些新特點。數據顯示,目前觀影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已經超過2/3。此外,月收入8000以上的觀眾相對占比較高。據郜壽智分析,個性化也是中國電影觀眾呈現的新特點之一。“對于如‘吃貨’、‘熬夜黨’、‘樂活派’等群體來說,如何用更有效的策略吸引他們,成為接下來發行營銷面臨的新挑戰。”
“影片的口碑評價越來越被更多觀眾列為首要考慮因素。”郜壽智告訴記者,與此同時,觀眾觸媒渠道也在發生著改變,除大眾熟悉的微信、購票app等平臺外,近幾年短視頻的爆發式成長也讓其成為觀眾接觸影訊的重要營銷陣地之一。
在此方面,郜壽智認為,未來電影發行營銷需要更精準的目標人群定位,在內容開發之初便需策劃出良好的內容營銷策略,洞察目標人群、觀影動機及其所有訴求,以此讓口碑保持更長的周期。
以科技創新升級觀影體驗 實現影院增收
希杰視動空間北京電影科技有限公司CMO朱珊珊認為,通過科技創新驅動觀影體驗升級,是近年來影院帶動觀眾消費的發展趨勢之一。
“觀眾目前更偏愛一些特色影廳,因此可通過影院差異化競爭為影迷帶來更新鮮有趣的觀影體驗。”朱珊珊說,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5G市場,區塊鏈等技術將正式運用于電影產業。“中國電影的數字化、信息化比北美還要快,同步帶來的網生內容進一步崛起,先進的觀影特效可以助力電影人為影片賦予更強的表現力,進而提高影院收益。”
映后營銷點燃觀眾熱情 助燃增量傳播
2019年的爆款影片《熊出沒·原始時代》、《流浪地球》等在票房和口碑上的雙豐收展現了精準發行的力量。然而,一些口碑良好的影片卻因排片檔期問題面臨上座率不佳的尷尬。
“影院終端的場次支持至關重要。”在三月谷雨文化傳媒總經理陳紅莉看來,大數據對于營銷和發行具有同樣的意義,希望影院終端參考電影大數據給予國產電影更多支持空間。
“當下,觀眾看完電影后更愿意去交流,有了情感交流的平臺,有了情感分析的平臺,用戶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在華誼兄弟電影公司副總經理柳慶慶看來,映后營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應通過映后營銷刺激用戶參與傳播。“很多觀眾在映后交流互動中更多是分享一些情緒或信息點,對于如《找到你》這樣兼具話題性和票房能量的影片來說,映后營銷將在助燃觀眾討論、助燃增量傳播等方面發揮很大作用。”柳慶慶說。